Skip to content


琴斯托霍瓦聖母──波蘭黑聖母
1. 波蘭著名的聖母朝聖地

波蘭的琴斯托霍瓦Czestochow城有一座296 米高的山,山上坐落著一座宏偉的聖殿及一所修道院。琴斯托霍瓦意思為「馬車夫村莊」,13世紀的史料文獻就有其記載。14世紀,來自匈牙利的保祿隱修會的修士們在這裡建立教堂及修道院,四周有圍牆及花圃,因此被譽為Jasna Gora 「光明山」。這裡便是聞名於世的黑聖母朝聖地,不但是波蘭教會的中心,同時也堪稱為世界天主教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

光明山上的巴洛克式大教堂不愧為藝術殿堂,以聖人聖女和聖經故事為題材的繪畫、雕塑極其精美,當然最醒目的便是正祭台上方的琴斯托霍瓦聖母抱耶穌的聖像了。教堂的鐘樓高106米,鐘樓的第二層為四個時鐘,毎十五分鐘就會奏出優美的讚頌聖母瑪利亞的音樂。第三個層為雕像:聖保祿隱修士St. Paul the Hermit、聖弗勞利安St. Florian、國王加斯米爾St. Casimir和王后聖婦海蒂微Hedvig。上層為四位教父的雕像:聖良St. Leo、聖額我略St. Gregory、聖奧斯定St. Augustine和聖盎博羅削St. Ambrose。

琴斯托霍瓦聖母被奉為波蘭國家之母皇及主保。每年幾百萬朝聖者來此仰瞻那深受愛戴的波蘭黑聖母,獻上無數的祈禱。從清早到傍晚,教友們參與彌撒、熱心誦念玫瑰經、頌唱聖歌。大教堂周圍是古銅色的十四處苦路雕塑,遵循教會的傳統,幾乎每個朝聖團都會在這裡拜苦路,一些人甚至跪下來,用雙膝從一處移到下一處苦路。絡繹不絕的朝聖團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而對那些來自波蘭本土的絕大多數的朝聖者,自1711年以來,他們徒步從自己的家鄉出發走到琴斯托霍瓦。

波蘭全國為聖母慶日舉行隆重的朝聖慶典:波蘭之后(5月3日)、琴斯托霍瓦黑聖母(8月26日)、聖母誕辰(9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12月8日)。特別是在8月15日聖母榮召升天節,50萬人會擁向琴斯托霍瓦。

2. 聖像的來歷

福音告訴我們,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臨終遺言中將自己的母親託付給愛徒若望:「看,你的母親!」(若19:27)根據傳統的說法,聖母被若望接到家中時,將一張雪松木材桌子也帶了去,這張桌子正是耶穌自己在納匝肋的木工坊里親手製作的。

聖史路加多次登門拜訪聖母,並根據聖母的講述將耶穌的童年史寫進了福音。路加不但是醫生而且也是位畫家,他親手在這張不尋常的桌面上繪畫出聖母抱耶穌的聖像。

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後,早期基督徒們在這期間掩藏了繪畫。公元326年,80高齡的君士坦丁大帝之母聖海倫Saint Helen來耶路撒冷朝聖,尋獲到耶穌的十字架真木,同時也發現了這幅珍貴的畫像。自此,該聖像由君士坦丁堡的教會保存了五個世紀之久。在教會歷史上的反聖像運動期間,即公元746-843的一百年內,東正教會曾經嚴厲地禁止宗教圖像的存在。特別是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為避免聖像遭破壞曾幾經轉移。

直到14世紀,此像落到波蘭王子拉蒂勞Ladislaus手中。王子將這稀世珍寶的聖像保存在他的城堡內。一次敵人來犯,一支利劍穿過高大的門窗射入聖母的咽喉。為安全起見,王子決定將聖像轉移到自己的出生地奧帕拉。途徑琴斯托霍瓦時天色已晚,於是,王子便在聖母升天教堂的修道院過夜。次日,他把聖像放在馬車上繼續趕路,然而馬卻拒絕前行,王子認為這是聖母的意願,於是便在此停留不再前行。故此,該聖像自1382年8月26日被安置於此,即「光明山」上,並委託保祿隱修會的修士們Pauline Monks 妥善保管,直至今日。

3. 聖跡

波蘭的黑聖母,臉上有兩道抹不掉的傷痕。1430年,布拉格的一位異端司祭若望及其一群追隨者瘋狂地衝進了教堂,將琴斯托霍瓦教堂內的珠寶洗劫一空。為索取鑲嵌在母與子衣冠上面的珠寶,聖像的命運第二次被放上馬車。同樣,馬仍拒絕前行,異端分子用盡招數,馬車卻紋絲不動,他們把聖像扔下馬車,其中一人勃然大怒,拔出利劍向聖像連砍兩次,當兇手舉刀試圖砍第三次時,突然他全身癱瘓,立即身亡。周圍的人驚恐萬狀,嚇得紛紛逃之夭夭,而聖母的臉上卻留下了兩道刀痕。畫家們嘗試著用諸多方法對聖像進行修復,清洗上色,然而,聖母臉上的傷疤還會奇特般地再次顯露出來,亦如我們今日見到的樣子。

歷史上記載了不少發生在琴斯托霍瓦黑聖母的奇蹟。的確,聖母曾多次保護了這個並非強悍的民族。1655年,當瑞士軍隊侵略琴斯托霍瓦時,波蘭戰士們跪伏在聖像前為祖國的解放慷慨激昂地祈禱,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藉著聖母瑪利亞的助佑,敵兵節節敗退,倉惶而逃。為了表達全體波蘭人民對天上慈母的謝恩,國王若望加斯米爾John Casimir於1656年5月3日宣布琴斯托霍瓦聖母為「波蘭之母皇」。有下列文字記載:「我,加斯米爾,波蘭國王,奉聖母瑪利亞為波蘭之后及主保,我把我的人民和軍隊都託付在你手中。」

1920年,蘇聯紅軍聚集在維斯瓦河Vistula River岸邊準備進攻華沙,百姓和戰士們虔誠地祈求童貞榮福瑪利亞的援助,那天正值痛苦聖母瞻禮之日(9月15日),聖母突然出現在華沙天空的彩雲之巔,眾多人目睹了這一奇蹟。俄國人在此地的一系列戰役均慘遭擊敗,後人稱之為「維斯瓦河的奇蹟」。

在納粹統治期間,希特勒禁止教友們到琴斯托霍瓦朝聖,但朝聖仍在秘密地進行,從未間斷。1945年,在波蘭解放之際,五十萬信友來琴斯托霍瓦朝聖,有人竟遠航而來,向聖母表達他們的喜悅及對聖母感恩。1946年9月8日,150萬人民聚集在琴斯托霍瓦歡慶祖國的獨立,並再次將整個國家奉獻於聖母聖心。

宗徒大事錄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升天後,聖母和門徒們聚在一起祈禱。從此以後,她就一直跟他們在一起。教父奧利振說過:「基督徒這個頭銜,使我們成了瑪利亞的兒子,因為我們是她兒子的弟兄。」瑪利亞是天主子民的母親,也是波蘭教會的母親。解放後的波蘭同樣經歷了大小教難,不少主教、神父、修士、修女被關入監獄,黑聖母也同樣遭到監禁,但教友們心中的「聖母抱耶穌」是鎖不住的!在黑暗中他們沒有失望,信德反而愈加堅強。沒有了聖像,教友們將那空鏡框的四周紮上鮮花並抬著它到各教區,舉行敬禮聖母的遊行活動: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歡歌起舞,向「聖像」拋灑花瓣;團體誦念玫瑰經,高唱讚美詩等等。他們敬禮的不是聖像本身,而是真正臨在於波蘭人民中間的天堂母親。冷戰期間,琴斯托霍瓦成為人民爭取民主和宗教合法權益的中心。經過70年的教難,波蘭終於獲得了信仰自由,這勝利是天主救恩工程的一部分,同時也離不開黑聖母的助佑。

琴斯托霍瓦的黑聖母顯了無數聖跡,治癒了許多身患各種疾病的人,也治癒那些心靈破碎的人。在聖殿的兩面牆上,掛滿了朝聖者得到恩典後獻給聖母的形狀好像心的感恩牌、念珠等等。也有不少腿腳殘疾者來此求恩且獲得痊癒,他們將自己的拐杖留下來作見證(如圖所示)。所有這一切,負責該教堂的保祿會士們均有記載。

多少個世紀過去了,聖母像由於外在的暴露,拍照,蠟燭燻烤顏色變黑,成了著名的「波蘭黑聖母」。

4. 教會官方的認可

1717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代表教會官方正式認可琴斯托霍瓦的黑聖母,並為聖母像舉行加冕儀式,但冠冕於1909年被盜,取而代之的是保祿十世獻給聖母的純金和寶石鑲嵌的皇冠。1925年比約十一世教宗選定5月3日為琴斯托霍瓦聖母瞻禮。

從小失去母親的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身為波蘭人,他一生虔誠敬禮聖母,被美譽為聖母的愛兒,他對自己祖國的黑聖母更是情有獨鍾,倍加愛慕。他於1979年、1983、1991和1997年先後四次回到祖國朝聖。1991年,他在琴斯托霍瓦隆重舉行了第六界世界青年節,三十五萬青年人出席了這一盛會。


本文翻譯自 *俄羅斯* 的
一首小詩~ “短”

在你看完後不禁自問
得到了 什麼啟示?

*一天很短*
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
就已經 手握黃昏!

*一年很短*
短得來不及細品初春殷紅竇綠,
就要打點 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
短得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
就已經 身處遲暮!

● 20歲以後
『異鄉』與『家鄉』是一樣
(去到哪,都能適應)

● 30歲以後
『晚上』與『白天』是一樣
(幾天沒睡,無所謂)

● 40歲以後
『學歷高』與『學歷低』是一樣。
(學歷低的,反而賺錢賺得多)

● 50歲以後
『美』與『醜』是一樣。
(再美皺紋、黑斑、老態都出現了)

● 60歲以後
『官大』跟『官小』是一樣
(退休在家,無官職階級都一樣)

● 70歲以後
『房子大』跟『房子小』是一樣。
(關節退化走不動所需空間只一點)

● 80歲以後
『錢多』跟『錢少』是一樣
(再花⋯也花不了多少錢)

● 90歲以後
『男人』跟『女人』是一樣
(因為已經沒有人還能做那檔事)

● 100歲以後
『躺著』跟『起來』是一樣
(即使能起來,也不知要做什麼)

你;我;的一生就是如此差異不大。
看開;看懂;看透;人生不過是爾爾。

因此;請千萬珍惜您已擁有的,
並找回您所失去的!

『領悟』
這篇文章真的寫得很好,
把人生描寫得既真實、又露骨。

當你 *人生* 走到即將盡頭的時候,
回頭一看,會讓你感到⋯*人生*
確實就是如此。

“不必驕傲、不必羨慕、不必傷心”
因為 *人生* 本來就是這樣。

“人生”總是經過得太快領悟得太晚,
所以我們要學會了⋯“珍惜”
“珍惜”人生路上的親情、友情、
同事情、同學情、朋友情與戰友情。
因為一旦擦身而過,也許永不邂逅!


普世教會於2021年7月25日慶祝首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

教宗的講道反思當天常年期第17主日的福音內容(若六1-15),福音講述了耶穌用兩個餅和五條魚餵飽五千餘人的增餅奇跡。教宗反思了福音中的「三個時刻」:

一、耶穌看到飢餓的人群;

二、耶穌分餅;

三、耶穌請眾人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

他說的三個時刻可以總結為三個動詞:「看、分享和保存」。

教宗解釋道:「增餅的奇跡始於耶穌的凝視,他關注每個人並了解每一個人的需要。」教宗說:「我們的祖父母也以同樣的方式看我們,他們的愛幫助我們成長,反過來,我們也蒙召去分享我們的愛和關懷。讓我們抬起眼睛看他們,就像耶穌看我們一樣。」

接著,教宗指出:「耶穌用一個年輕人分享的餅和魚餵飽了人們。奇跡的核心是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他願意與人分享他所擁有的。」教宗強調說:「今天,在青年人與老年人之間需要一個新盟約,我們需要分享生命的財富、一起夢想、克服代際之間的衝突、並且共同為將來作準備。如果沒有這種『盟約式的生命分享』我們就有因飢餓而死的危險。」

教宗說:「青年人作為未來的先知,珍藏著他們自己的歷史。年長者繼續夢想並與年輕人分享他們的經驗。青年人和年長者是傳統的珍寶和聖神的清新(新穎)。」

教宗在反思奇跡發生後耶穌指示收集剩下的碎塊時說,「這揭示了天主的心掛念的是不要丟失任何東西,甚至連一塊碎片也不要丟失。尤其是那些永遠不能丟棄的人。我們需要讓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世界聽到這先知性的召喚:聚合、悉心保存和保護。」教宗強調:「保護我們祖父母的重要性,就像他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保護我們一樣。讓我們保護他們,這樣他們生命和夢想就不會丟失。」

教宗在講道結束時說:「祖父母和年長者是滋養我們生命的食糧,讓我們不要忘記他們,讓我們與他們立定盟約,好能“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能夠在分享的餐桌上獲得滿足,並得到天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