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aster of the Osservanza (Sano di Pietro?) (Italian, active late 1420s - early 1440s ), Saint Anthony Distributing His Wealth to the Poor, c. 1430/1435, tempera on panel, Samuel H. Kress Collection

有個非常喜歡喝茶的財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
有一天,財主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
,不言討飯,只說來討 碗茶喝。下人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碗茶。
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好。」下人見他懂,連忙換好茶來。乞 丐聞了聞,說 : 「茶是好茶,但水不行,需得上好的山泉水。」,下 人看出他有些來頭,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
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但燒水的柴不行,柴需用名山陰面之柴。因為陽面之柴質鬆軟,陰面之柴質緊硬。」,下人終於確認這是個精通茶道之人,就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財主與乞丐對飲了一碗。
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泡茶的壺不行。」
財主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
乞丐搖搖頭,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把紫砂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 茶來。財主一品,味道果然不凡,立刻起身對乞丐作揖道:「我願買 你這把紫砂壺,要多少錢都可以。」
但是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歡這紫砂壺,並不想用來交換,乞丐非常果 斷的回答:「不行,這個壺是我的命,我不能給你!」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
財主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
乞丐不言,執意要走。財主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把壺
。」
乞丐聽了,不由地笑起來,說:「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說完,乞丐轉身就要離開。
財主急忙上前說道:「這樣吧,壺還是你的
,你就在我家住下,我 吃什麼你就吃什麼,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每天讓我看看這壺, 怎麼樣 ?」。
財主太喜歡這東西了,所以在情急之下,只有想到這個辦法。
乞丐也在為每天的生計而發愁,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答應呢?為此,乞丐很爽快的答應了財主的要求。
就這樣,乞丐住在了他家,和財主同吃同住,兩人每天捧著這壺,無 話不談,喝茶飲酒,好不開心。
就這樣兩人開心的相處了十幾年的時間,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知己。
時間慢慢的流失,財主和乞丐也慢慢的變老,顯然乞丐年紀比財主大
,這天財主對乞丐說:「你膝下無子女,沒有任何人繼承你的壺,不 如你去世之後,我來幫你保管,你看如何?」
,乞丐非常感動的答應 了。
不久,乞丐真的去世了
,財主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這把紫砂壺。剛開 始,財主每天都沉迷在擁有這把紫砂壺的喜悅中,直到有一天,財主 拿著紫砂壺,左右上下欣賞的時候,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似乎少了 點什麼,這時,他眼前浮現出昔日與乞丐一起玩壺品茶的場景,一切 都明白了。於是財主將紫砂壺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故事說完了,結局出人意料,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都改 變了,財主與乞丐間的情誼,已超越了這把紫砂壺本身的價值,再好 的東西,沒有人與自己共享,就失去了意義,再值錢的東西,也沒有 知己重要。
我們轉念想想自己的人生,什麼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東西呢?或許就 是那個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呢!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種淡淡的陪伴與共鳴。猶如 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
有時候,只要一個擁抱,一個眼神,便一切盡在不言中;有時候,只 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 ,便留下永久的感動。
生命中有一種情,不驚 擾彼此的世界,只在靈魂深處同行;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領 域共鳴。
一生之中,有個懂你的人,便是最大的幸福。
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但一定在心裡。
人與人,一場緣,心與心,一段情。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 ,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 ! 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感情,淺淺嘗,細細品,才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