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酒乾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台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全國各地區廣為傳唱。「酒乾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是個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過著孤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在街上撿到一個小女孩,他欣喜異常,認為這是上天賜給他唯一的禮物。 老人將孩子帶回家,用辛苦收來的空酒瓶,換錢買來廉價的奶粉,讓那個小女孩活了下來。在女孩6歲的時候,他們又撿了一條小狗,取名旺才。
聾啞老人,小女孩和小狗相依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堆,堆積如山的空酒瓶屋中成長。
天生的好嗓子讓小女孩成為聾啞人的傳話機,在每一個清晨,女孩牽著老人,老人拄著拐杖,狗狗跟在他們後面。女孩大聲的喊著:‘’酒乾倘賣無、酒乾倘賣無‘’。
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使她成為了一個歌手,他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玩...... 然而有一天,女孩成名了,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有了房子,汽車和周圍追求的人......但女孩還是很愛男孩,她勸他和她一起住進大別墅,不要回酒瓶屋了,因為又聾又啞的父親,讓她覺得羞辱! 男孩不願意,仍然和老人來往,後來女孩越來越忙,名氣越來越大,生活完全由經紀人安排了。老人很想念女兒,央求男孩帶他去找女兒,但是還沒有進演唱會的大門就被轟了出來...... 再後來女孩也煩了,丟給老頭一大筆錢,讓他不要再打擾她,老人擦乾了含淚的眼睛,沒要女孩的一分錢,走時還留下女孩一直愛吃的一小袋松子! 男孩看不過去了,找女孩理論,這時女孩心裡卻根本聽不進任何勸言,因為兩人的地位太懸殊了,最終他們也只能分手。老人因思念女孩終於病倒了,男孩只好央求女孩,希望她能回家看看老人,女孩沒有聽他的!有一天,男孩打聽到女孩唱歌的地方,他告訴了老人,老人掙扎著要去看女兒最後一面。不料走在路上,一輛卡車飛馳過來,眼看就要撞著老人了,老狗旺才猛地拱向了老人,老人得救了,但旺才就這樣死了。男孩知道後決定為女孩寫最後一首歌,他連日連夜趕,頂著長期的貧困和思念,在他身體快不行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歌,讓人送給了那個女孩。
男孩寫完歌詞後也離開了人世間。
演唱會上女孩不情願地打開紙條,這首歌的歌詞大意是: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
, 給我溫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是你撫養我長大, 陪我說第一句話, 是你給我一個家, 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雖然你不能開口說一句話, 卻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雖然你不會表達你的真情,卻付出了熱忱的生命,遠處傳來你多麼熟悉的聲音, 讓我想起你多麼慈祥的心靈,
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讓我再和你一起唱,酒乾倘賣無, 酒乾倘賣無...........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再現,堆積如山的空酒瓶,聾啞的父親,為了給她買一包松子累暈在酷暑的街頭,還有小狗旺才拖著尾巴和她玩耍!......女孩哭了,她終於良心發現,愧疚,傷心,不安!她反復學著這首歌,最後登台的時候,她通知樂隊加唱最後一首歌《酒乾倘賣無》。
女孩忘情地唱著,台下所有的人震驚了,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淚,女孩在台上講述了自己的身世,然後不顧一切地跑向了醫院,她要見自己的父親。
當老人看到女兒時,一行老淚緩緩從腮邊流下,老人什麼也說不出口,只是微笑的看著女兒,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著,泣不成聲...... 這就是《酒乾倘賣無》,一個真實的故事...... 百善孝為先!獻給所有人! 也許,我們的父母,不曾帶給我們優越的環境和更多的財富,但是他們卻盡最大的能力,把我們養大,把他們最好的時光和經歷都給了我們。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慢慢會爬到漸漸行走,再到長大成人,他們付出了畢生經歷和心血。好好愛我們的父母吧,父母養育之恩,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
感悟: 看了這個故事,相信今後再聽到《酒乾倘賣無》,你一定會有更多感動...... 但,這遠遠不夠! 歌詞唱到: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想像一下,假如沒有父母,我們的命運會怎樣?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論怎樣回報,都還不盡...... 感動之餘,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報答父母吧!照顧我們,父母唯恐不及;感恩父母,我們也該唯恐不及!永遠記住一句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Tue, Mar 7 at 11:28 PM

分享好文~

作者:伊麗莎白•吉爾伯特

幾年前,我在尖峰時間被困在紐約市的一輛跨城公車上,交通幾乎沒有動靜。

公共汽車上坐滿了又冷又累的人,他們對彼此、對世界本身都非常惱火。

兩個男人因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不是故意的推動而互相咆哮。

一個孕婦上了車,沒人給她讓座。

空氣中瀰漫著怒火;這裡不會有任何憐憫。

但當公共汽車駛近第七大道時,司機打開了對講機。「伙伴們」,他說:「我知道你們度過了艱難的一天,你們很沮喪。我對天氣或交通無能為力,但這是我能做的,當你們每個人下車時,我都會向你們伸出手,當你走過的時候,把你的煩惱放在我的手心,好嗎?今晚不要把你的問題帶回家告訴你的家人,把它們留給我。我的路線就在哈德遜河邊,等會兒我開車路過那裡的時候,我會打開窗戶,把你的煩惱扔到水裏。」

就好像一個咒語解除了。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臉上洋溢著驚訝的喜悅。

一個小時以來一直假裝沒有注意到對方存在的人們,突然咧嘴笑了起來,就像,這傢伙是認真的嗎?「哦,他是認真的。」

到了下一站,司機果然如約而行,伸出手,掌心向上,等待著。一個接一個,所有下車的通勤者都把手放在他的手上方,並模仿著往他的手掌裡丟東西的動作。

有些人在這樣做時大笑,有些人流下了眼淚,但每個人都這樣做了。

司機在下一站也重複了同樣可愛的儀式,和下一個、又下一個的,一直到河邊。

我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世界,我的朋友們。

有時候做人特別難,有時你會有糟糕的一天。有時,您的糟糕一天會持續數年。你掙扎而失敗。你失去工作、金錢、朋友、信仰和愛。你目睹了新聞中發生的可怕事件,你變得恐懼和孤僻。有時一切似乎都籠罩在黑暗中。你渴望光明,但不知道去哪裡找。

但如果你就是光呢?如果您就是黑暗情況所需要的光明代理人怎麼辦?

這就是這位公車司機教給我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光,在任何時候。

這傢伙不是什麼大人物,他不是精神領袖,他不是一些精通媒體的影響者。

他是一名公共汽車司機,可能是社會上最不起眼的人。

但他擁有真實的力量,並且為了利益我們而巧妙地使用了它。

當生活感到特別淒涼,或者面對世事特別無能為力時,我就會想起這個人,問自己,現在我能做什麼,才能成為光?

當然,我不能親自結束所有戰爭,或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或將令人煩惱的人變成完全不同的生物。

但我確實對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一些影響,即使我們從不說話或知道彼此的名字。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的處境多麼平凡或艱難,我相信你都能照亮你的世界。

事實上,我相信這是照亮世界的唯一方式,一次一個明亮的利他善行,一直到河邊。

有一種祝福,從不分離,從現在到永久,叫福杯滿溢。
有一種守護,不遠不近,從日出到日落,叫主與你同在;
有一種疼愛,不離不棄,從亙古到永遠,叫耶稣愛你;
有一種相約,不快不慢,從瞬間到永恆,叫神的應許;
有一種讚美,永不止息,從今時到永遠,叫哈利路亞❗️
祝福您和您全家在 2023年平安喜樂.
主的恩典常與您同在

Wishing you a happy Chinese New Year! (新年快樂)

 

「我已不再属于旧世界,但也不属于新世界,事实上,新世界尚未开始。」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用这句话来谈论他自己。我们可以在一本题名为「最后几次访谈」的书中找到他的这句话。

(梵蒂冈新闻网)置身于不同时代间的教宗:这正是他在那个机会上为自己下的定义。随后,他又补充说,只有在以后才能认出并评估不同的时代以及时代的变迁。

其实,令人惊叹的更是这句话的后半句:「新世界尚未开始」。从不满足于对新的事物所下的定义,这应归功于这位神学家、枢机也是教宗的若瑟 ∙ 拉青格。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探究、询问;即便在教宗牧职中,他的讲话,他的讲道,都具有这个寻找的特色。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常遇到一些剧烈的争论,这也发生在教会内部,或许更是在教会内部所引发的争论。

教宗本笃十六世最后数篇讲道中的一篇,就是他讲述贤士们寻找新生君王的那一篇,以令人赞叹且明确的方式表达了这个概念。他说:「当时启程走向未知目的地的,都是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被寻找天主和世界获得救恩的急切渴望所推动,他们在期待,他们不因自己有保障的收入和也许颇有分量的社会地位而满足。他们在寻找更崇高的真理。他们也许是博学的人,精通星相学,也许还受过哲学的培育,但他们不愿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尤其渴望知道那不可或缺的基本实质。他们想知道如何能够做个『人』。为此,他们想知道天主是否存在,天主在哪里,祂是怎样的。祂是否在意我们,我们如何能与祂相遇。他们不愿意仅仅知道而已。他们愿意重新认识有关我们、有关天主和世界的真理。他们外在的朝圣之旅表达了他们内在向前行的状况,他们心灵的朝圣旅程。他们是在寻求天主的人,最终,他们要走向祂。他们是寻找天主的人。」(2013年1月6日主显节教宗讲道词)若瑟 ∙ 拉青格应该也可以把这些话用在自己身上。

谈到梵二大公会议:完全实现它的决议为时仍远,但如不继续探究而且寻求实现,则会造成损害。「革新的注释学」,「在连贯性中更新的注释学」,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给它下的定义,以此对抗「断裂的注释学」。

在这一切中,仍有许多需要我们继续投注心力:他在这方面的启发将存留在我们心中。作为神学家、枢机、教宗,他贡献了一己之力,使「新的」继续有待发现。尽管他著作等身、演讲频繁、贡献良多,他始终是位不安于现状的人。在我们刚提到的这位荣休教宗在结束牧职前发表的讲道中谈到,信德的内在朝圣之旅,主要由祈祷表现出来。这祈祷将我们从虚假的舒适中抽离出来,这祈祷要传达我们在有关天主和有关近人的事上的不安宁。他自始至终都在祈祷中活出了这种急切不安。虽然退隐,他坚定的信念却没有因此稍减。

那句取自「最后几次访谈」一书中有关旧世界和新世界的话,具有先知性。它看来单纯,就如教宗所说的许多话一样,尤其是他那些有关灵修的文章和他的讲道。不过,这句话具有神学和灵修的动力。时代会改变,没有人能够令它停止:没有人能够在「新的」版本中重新发明「旧的」, 正如那些传统派的人所非常喜欢的 , 也没有人能够发明一个不顾及传统和演变的「新的」事物。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置身于两个不同时代间,他表现出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公允的评估,他没有把自己绑在一方或另一方。改变:这正是他的生活经验,这也正是人们所认识的他。他因此是一位过度性的教宗吗?

不,并非如此。正因为他本身曾经就是过度,他的痕迹在他死后仍然要留在人间。过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若瑟 ∙ 拉青格代表了那个从梵二大公会议开始重新踏上旅程的教会。若瑟 ∙ 拉青格在教会的过度上,尤其是在教宗的过度上盖了印。教会仍然可以长久受到他的芳表、他的言语、他的著作的滋养。他曾置身于不同时代间,却会常与我们同在

這計劃準備很久,開始動工,整本聖經重新找人錄製。

請到https://audio.ccreadbible.org

這計劃預計以一年時間完成。明年聖誕節結束。

剛剛開始。

所有音檔全部開放,你可留言,幫忙校對。

參與製作。

請到校對區,試聽給建議。

製作團隊分散兩岸和美國。

Once in a lifetime to participate.

【第一課:生意就是這樣做成的】
爸爸對兒子說:「我想給你找個媳婦。」
兒子說:「但是我想要自己找!」
爸爸說:「可是這個女孩子是比爾蓋茲的女兒!」
兒子說:「要是這樣,可以。」
然後他爸爸找到比爾蓋茲,說:「我給你女兒找了一個老公。」
比爾蓋茨說:「不行,我女兒還小!」
爸爸說:「可是這個小夥子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
比爾蓋茲說:「啊,這樣,行!」
最後,爸爸找到了世界銀行的總裁,說:「我給你推薦一個副總裁!」
總裁說:「可是,我已經有太多副總裁,不用了!」
爹說:「可是,這個小夥子是比爾蓋茲的女婿!」
總裁說:「這樣 ,OK啦!」
所以……生意就是這樣做成的。

【第二課:和尚與屠夫】
從前有一個和尚跟一個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來唸經,而屠夫天天要起來殺豬。為了不耽誤他們早上的工作,於是他們約定早上互相叫對方起床。
多年以後,和尚與屠夫相繼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卻下地獄了。為什麼?
因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來唸經。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來殺生……
《故事寓意》:
你做的事都是你認為對的,但是,卻不一定是對的。」

【第三課:一道終身受用的測試題】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 你開著一輛車, 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的等著公共汽車:一個是臨死的老人,他需要馬上去醫院。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他。第三個是你的夢中情人,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可能永遠都遇不到一個讓你這麼心動的人了。
但是,你的車只能再坐下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在200個應徵者中,只有一個人被聘僱了,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說了以下的話:「把車鑰匙交給醫生,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故事寓意》:
是否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
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第四課:皮鞋的來歷】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都還赤著雙腳走路。有一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間旅行,因為路面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頭,刺得他的腳又痛又麻。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將國內的所有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他認為這樣做,不只是為自己,還可造福他的人民,讓大家走路時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殺盡國內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皮革,而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幾。雖然根本做不到,甚至還相當愚蠢,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搖頭嘆息。
一位聰明的僕人大膽向國王提出建言:「國王啊!為什麼您要勞師動眾,犧牲那麼多頭牛,花費那麼多金錢呢?您何不只用兩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腳呢?」
國王聽了很驚訝,但也當下領悟,於是立刻收回成命,改採這個建議。據說,這就是「皮鞋」的由來。
《故事寓意》:
想改變世界,很難;要改變自己,則較為容易。與其改變全世界,不如先改變自己:「將自己的雙腳包起來」。

改變自己的某些觀念和作法,以抵禦外來的侵襲。當自己改變後,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著改變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變,那麼第一個必須改變的就是自己。

  從聖彼德大教堂裡,一陣陣沈重的鐘聲傳了出來,教宗庇護二世去世了。 

去世教宗的靈魂悠悠地到達了天堂,天堂裡也有電視機,所以他可以看到地球上他葬禮的盛大場面。可是在天堂裡,似乎一點動靜也沒有,他總以為會有些歡迎的儀式,可是他在街上走來走去,沒有一個人認識他。

   走著走著,他看到了一個牌子〞天堂報到處〞,他走了進去,裡面的辦事員笑嘻嘻地問他,〞請問你是誰﹖〞。

〞我是教宗庇護二世.〞

那位接待員在電腦終端機上打進了一些字,然後滿臉困惑地告訴他,〞找不到你的資料﹖〞

   教宗也糊塗了。他以為人人都認識他,他擁有到天堂的鑰匙,怎麼到了天堂,人家又說沒有他的資料。

他想了一想,說出另一個比較小的頭銜:某某地方的樞機主教,終端機上仍然表示查無此人。

教宗再給了一個頭銜,某某地方的主教,仍然查無此人。

最後,教宗想起了他曾在羅馬鄉下的孤兒院照顧貧窮的孩子,做了那裡八年的本堂神父,當時大家叫他保羅神父。

   〞找到了〞,歡迎你,保羅神父,你的資料上說你是個仁慈的神父。多少貧窮的孩子感到了你的愛〞。

教宗偷偷地看一下終端機上的文字,發現他的資料僅僅記載了他在孤兒院的經歷,以後他做主教、樞機主教、甚至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這些都隻字未提,完全空白。

    保羅神父倒抽一口冷氣,拿出手帕來擦額頭上的汗。

   電視上傳出了新聞快報,新教宗產生了。

  保羅神父說〞我認識這個傢伙,我要傳個信息給他,叫他不要忘記他是誰〞。

小約翰只有七歲,可是他快死了,他得了愛滋病。最近有一位新的路加神父常來看他,每次都使他感到非常地快樂。

今天小約翰對路加神父說”路加神父,大家都說你像新的教宗,可是你又像一個普通的神父,你究竟是不是新的教宗﹖”

路加神父叫他不要胡思亂想,他舉起手來祝福小約翰。

小約翰終於看了出來,”神父,你露出馬腳了。你用拉丁文祝福我,只有教宗才會這樣做的”。

    路加神父彎下身來,在小約翰的耳朵前輕輕地說”孩子,我的確是教宗,可是我一直沒有忘記我也是路加神父,來自鄉下的一位普通神父”。

小約翰笑著說”我只認識路加神父,我不認識教宗”。

    路加神父離開了醫院,他跨上摩托車,在寂靜的羅馬街道上,駛回了梵蒂岡城。

李 家 同

聖五傷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方濟各會會祖

Vienna - Paint of st. Francis from vestibule of Schottenkirche church on July 3, 2013 in Vienna.

一一八一年,聖五傷方濟各生於亞西西,父親經商,為人正直,家道小康。方濟各自幼樂善好施,窮人向他求助,他從不拒絕。

方濟各二十歲那年,亞西西城與華魯日城發生戰爭,方濟各加入軍隊,被敵人俘虜,監禁了一年。他恢復自由後,生了一場重病,死裡逃生。可是他身體越衰弱,精神卻越堅強,忍受一切痛苦,絲毫不出怨言。

方濟各病癒,決定再度從軍,以重價買了一套高貴的武裝配備。他騎了馬在路上走的時候,遇見一個武士,衣冠不整,精神頹喪,不禁起了憐憫的心,就把自己的盔甲武器送給那武士。當夜方濟各在睡夢中看見自己在一個華麗的宮殿裡,牆壁上掛滿各種武器,武器上刻有十字聖號。同時他聽到一個人對他說:「這些武器屬於你和你的兵士。」

到了天明,方濟各繼續前行,半路上患病,在史門德小住幾天。有一個神秘的聲音對他說:「快些回去,侍候『主人』比侍候普通人來得好。」於是,方濟各不再遲疑,取道回家。此後,他的生活更加嚴肅,一天到晚祈禱念經。人們見方濟各的生活完全改變了,就問他是否在談戀愛。方濟各道:「是的,我快要娶一個世界上最美麗、最有德行的女子。」(這裡暗指他將娶「神貧」為妻)

方濟各決定變賣全部家產,購買福音的「財寶」。他一時還不知道用甚麼方法著手,可是他堅信基督化的生活,應以克苦、克制自己為出發點。

有一天,方濟各在亞西西騎馬趕路,半路上遇見一個痳瘋病人,皮肉潰爛,非常可憐。方濟各立刻從馬上跳下來,痳瘋病人伸手向他求施捨,方濟各一面拿出錢來,一面俯身用口親吻那個病人。

從那時候起,方濟各常去各醫院探訪病人,親手侍候他們。遇到了窮人,解囊相助,甚至把身上穿的衣服脫下來送人。

有一天,方濟各在亞西西城外的聖達彌盎堂祈禱,聽見一個神秘的聲音從苦像上發出,那聲音說:「方濟各,你看見嗎?我的房子快要倒塌了,你趕快去修理吧!」方濟各聽了,以為耶穌命令他修理聖堂,就回到家中,拿了幾套衣服,裝在馬背上,到市場變賣。他將賣來的錢交給達彌盎堂神父,請神父准他住在堂裡。神父准他在堂中寄宿,但不肯收他的錢,方濟各就把錢放在門檻上。他父親知道了,大發脾氣,趕到達彌盎堂找兒子。方濟各躲了起來,守齋祈禱。過了幾天,穿了破舊的衣服出門,人們譏笑他是瘋子。父親知道了,更加怒氣衝天,把方濟各拖回去,關在家中。

幾天後,父親有事外出,母親把他放走。方濟各又回到達彌盎堂。父親趕到堂中,強迫方濟各回去,否則就剝奪他的繼承權,並要求他把變賣衣服所得的錢交出來。方濟各表示:剝奪繼承權,那不成問題,可是賣衣服的錢已經捐給教堂,怎麼能要回來?亞西西主教勸方濟各向教堂索回捐款,還給父親。方濟各奉命,接著他把身上穿的衣服也脫下來,一並交還給父親。主教的傭人,送了一件外衣給方濟各。方濟各連聲道謝,用粉筆在衣服上寫了一個十字,穿在身上。

方濟各一路向前走,一路唱歌讚美天主,中途遇見一夥強盜。強盜問他以甚麼為業,方濟各道:「我是偉大君王的前驅。」強盜把他痛打一頓,推在泥溝中。方濟各從泥溝中爬上來,把身上的雪拍掉,繼續向前走。他到了一座修院,人們不認識他是誰,以為是一個乞丐,收容他暫住。城中有一個人,過去在亞西西認識方濟各,送給他一件外衣、一根腰帶、一雙鞋子。衣服雖然破舊,還算整潔,方濟各穿了兩年。

方濟各回到亞西西聖達彌盎堂,挨戶求乞,乞來的錢,用來修理聖堂。亞西西城中的人都認識方濟各。知道他是富家出身,大家譏笑他自討苦吃。方濟各任憑別人怎樣冷嘲熱諷,一句話也不說。他親手搬運石塊,參加修理聖堂的工程。聖達彌盎堂修建工程完畢,聖方濟各又給另一座破舊的聖堂募捐修理。之後,他到城外「天神之后」小堂去,這座小堂地點很幽靜,方濟各就在那裡住下。

一二O九年聖瑪弟亞宗徒瞻禮,方濟各明白了他今後的工作方針。那時候,瑪弟亞宗徒瞻禮彌撒中念的福音經是瑪竇福音第十章七節至十九節:「你們去講道,告訴眾人:天國近了……你們白白地獲得的,你們白白地送給別人。不要有金子……也不要有兩件外衣、鞋子、手杖。看呀!我派你們去如同送羊群到豺狼中間一樣。」這幾句話直打入方濟各的心坎。他立刻脫下鞋子,把手杖、腰帶丟掉,身上只穿一件破舊的外衣,用一根繩作腰帶。方濟各開始向眾人講道,勸罪人悔改。他路上遇見人就用這幾句話招呼他們道:「願主賞賜你平安!」

天主賞賜方濟各說預言和顯神蹟的神能。當他募捐修建聖達彌盎堂的時候,常對眾人說:「請你們幫助我完成這工程。將來有一天,這座聖堂將改成女修院。吾主將藉著這座女修院在普世獲得光榮。」這幾句話,五年後果然實現了、聖達彌盎堂成了聖女嘉勒的修院。

史巴德有一個人面部生了腫瘤,潰爛不堪。他遇見方濟各,想跪下來求聖人治癒。方濟各連忙阻止他,用口親他的面。那人當場就好了。聖文都辣評述這段神蹟道:「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更值得我們欽佩?是聖人親吻病人的面更值得我們欽佩呢?還是神蹟治癒瘤病更值得我們欽佩?」

方濟各的神貧克苦精神受到眾人的注意。許多人想拜他為師,隨侍左右,參加榮主救靈的偉業。這批門徒中,第一位是伯爾納鐸。伯爾納鐸是亞西西的商人,他對方濟各的生活很感興趣。有一天,招待方濟各到他家裡住宿。伯爾納鐸和方濟各的床平列在同一臥室裡,伯爾納鐸假裝熟睡,窺視方濟各做些甚麼。方濟各從床上起來作長禱,反覆誦念這兩句話:「我的天主和我的一切。」伯爾納鐸看了,不勝欽佩,心裡想道:「這人真是天主的僕人。」過了一個時期,他要方濟各收錄他為門徒。兩人一同望彌撒,一同閱讀聖經。伯爾納鐸把全部家產變賣,施捨給窮人。亞西西大堂的參議伯多祿,也想加入方濟各的隊伍。一二O九年四月十六日,方濟各頒賜會衣給伯爾納鐸和伯多祿二人。第三個弟子是有名的基利修士。弟子的人數到了十二個,方濟各就訂立了一分簡單的會規,其中大部分採自福音的寶訓。

一二一O年,方濟各帶了這分會規到羅馬去,求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批准。大部分樞機都不贊成,他們認為修會的數目已經不少,只要將已存在的修會會規稍加改革,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成績,何必另起爐灶創立新修會。只有高隆諾樞機力排眾議,贊成批准方濟各的會規。教宗在睡夢中看見一棵棕樹,茂盛地在他足下長起來;他又看見拉特朗大殿搖搖欲墜,一個人大踏步走去,把大堂扶住,不讓它倒下來,那人不是別人,就是方濟各。

教宗召方濟各來,口頭批准了會規,委派方濟各和他的門徒出外講道勸化罪人。

方濟各和他的弟子們最初住在亞西西城外一個茅屋裡,每天出外講道。過了一個時期,業主要將茅屋收回,催方濟各搬家。方濟各就去同蘇伯雪山修院的院長商量,院長把巴丁古拉小堂送給方濟各。方濟各不願取得這座小堂的產權,只肯以使用人的身份住在堂裡。為了表示產權屬於蘇伯雪山修院,他每年送一籃魚給他們,蘇伯雪山修院則送一簍油給方濟各會,至今方濟各會會士和本篤會會士每年保持這習慣,互送魚油。

方濟各為了徹底實踐神貧的精神,不願他的修會享有任何產權,他以神貧為方濟各會的基本精神。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在衣服方面,在一切用具方面,在一切行為方面,處處表現神貧的精神。

方濟各稱自己的身體為「驢子」,因為驢子的命運是背著重擔走路,被人鞭打,吃最粗糙、最少量食物。他認為一個人偷懶好閒,就像一隻蒼蠅一樣,因為蒼蠅從來不做有益的事,總是給人們麻煩。

方濟各不贊成門徒操務過分的苦行。某一位修士克身太嚴,夜間不能入睡,方濟各親手拿了食物,端給他吃。而且,為了不使他難堪,自己也和他一同吃。

方濟各最初經受了很強烈的誘惑。他時常把身體浸在雪溝裡,或用苦鞭子笞打自己,來克服誘惑。

方濟各認為一個人在天主台前有甚麼地位,那才是他真正的地位,世俗的讚譽絕對不能增加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他非常謙遜,認為自己不配祝聖為司鐸,願終身作一個普通的修士。

方濟各不贊成古怪的舉動。有一次,人們告訴他某修士終日保持靜默不說話,他承認自己的過失時,也只作手勢,從來不開口。方濟各認為這種舉動太矯枉過正:「這不是天主的精神,這是魔鬼的精神。這是一種誘惑,而不是一種德行。」

天主用神光照耀方濟各的智慧。他的觀察和判斷力非常準確,他的知識大都不是從書上得來的。他對一位修士說:「一個人假如虔誠地誦念『聖三光榮經』,在天主台前已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了。」

方濟各愛護動物、控制動物的神能,頗為人津津樂道。有一天,在亞維諾講道,燕子於旁邊亂鳴。聖人譴責牠們道:「你們說話說了好久,現在應當讓我來說話了。」他命群鳥鳴唱,讚頌造物主。在大西米湖畔,有一隻白兔常常跟著他走,不肯離開。

方濟各在「天神之后」堂的那一段時期,可以說是培養神貧和友愛精神的時期。修士們按照各人擅長的技能,操手工為業,或在鄰近農莊工作。沒有工作的時候,挨戶求乞,可是絕對不能接受金錢的施捨。修士們踴躍為眾人服務,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痳瘋病人,以及其他性質類似的可憐病人。方濟各稱痳瘋病人為「我的兄弟——基督徒」。

方濟各的門徒一天比一天增加。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的「天主的小丑」吉尼本(有一次,吉尼本到羅馬去。眾人集合歡迎。不料他在城外和孩童們玩起蹺板的遊戲),聖女嘉勒稱吉尼本為「天主的玩具」。

聖女嘉勒聽了方濟各的講道,於一二一二年春季棄俗修道,後來創立了著名的嘉勒會。

一二一二年秋季,方濟各決定渡海往遠地向回教徒傳揚福音。他和一位修士在安可那搭船向敘利亞進發,不料中途船隻失事,在譚馬西亞海岸沉沒。兩位傳教士身無分文,只好打消遠行的計劃,取道回家。

方濟各在意大利中部傳教一年,準備再度到回教國家傳教。這一次的計劃是取道西班牙,往摩洛哥。不料事與願違,到了西班牙,就生了一場重病,旅行的計劃,又不能實現。等他病好了,就回到意大利繼續執行榮主救靈的神聖事業。

為了表示謙遜,方濟各會會士取名「小修士」。方濟各希望本會會士都謙卑自下,處處選擇最低微的位置。聖人敦囑會士從事手工,實踐基督的神貧精神,不以求乞為恥事。會士講道,事前必須獲得當地主教的批准。

方濟各會會士的工作,受到眾人普遍的讚揚,分院遍設翁伯利亞、托斯加尼、隆巴弟、安可那各地。一二一六年,方濟各到羅馬,和聖多明我作歷史性的第一次會晤。多明我過去在法國南部傳教(參閱本書八月四日聖多明我瞻禮)。方濟各一度有意親往法國,烏古利諾樞機(未來的額我略九世教宗)勸他不要去。他就改派伯西非古和安尼洛兩位會士到法國,後來安尼洛又派方濟各會會士到英國設立分院。

方濟各會的迅速發展,烏古利諾樞機是一位很重要的功臣。他常向方濟各提供寶貴的意見。要使會士人數激增,必須有堅強的系統組織。修會分成若干省區,省區各置省會長一人,負責照顧本省區會士的靈魂利益。假如由於省會長的疏忽,有一個會士「喪亡」,省會長應當在主基督耶穌台前負責。

方濟各會很迅速地越過意大利的邊界,向西班牙、德國、匈牙利等地推進。

一二一七年,方濟各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大會。兩年後,舉行「草蓆」會議(這一次會議由於出席的會士人數太多,搭建臨時屋舍,鋪以草蓆。所以一般人就稱這會議為「草蓆」會議)。相傳出席的人達五千名之多。方濟各對會士說:「天主召我走誠樸謙遜的道路,這是我和跟隨我的人應走的道路。天主要我在世界上作一個貧窮愚笨的人,所以你們切勿自持聰明……」若干會士提議申請教宗頒賜特權,讓會士們自由往各地講道,不必取得當地主教的許可。方濟各對他們說:「假如主教認為你們有聖德的話,他們一定樂於請你們講道勸人。你們應有的「特權」是:在甚麼事上,你們一些特權也沒有。」會議結束,方濟各派一批會士到突尼斯、摩洛哥傳教,他自己則準備到埃及、敘利亞宣揚福音。

一二一九年六月,方濟各帶了十二位會士揚帆向埃及進發,在尼羅河三角洲登陸。那時候,十字軍正駐紮在那裡。方濟各拯救人靈的熱情如火如荼,一定要隻身投入撒拉遜軍營。人們警告他說:「基督徒被撒拉遜人捕獲,當場處以死刑。」聖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獲得教宗欽使的特許,帶了依路米諾大修士來到敵營,高呼道:「蘇丹!蘇丹!」守軍將他擒住,解往蘇丹處。蘇丹問他到此有甚麼目的。方濟各勇敢地回答道:「我不是人派來的,我是至高的天主派來的。我到這裡來,向你們傳播福音的真理,救恩的道路。」蘇丹一連召見了方濟各幾次,對他的勇氣非常欽佩,挽留他住下,不要回去。方濟各道:「假如你和你的人民接受天主的真理,我很願意在這裡住下,假如你的主意還拿不定,一時不能判別哪一條是真理路,你可以點起火來,我和你們的司祭一同踏進火裡去。你就會知道哪一個宗教是真理了。」蘇丹表示這件事沒有辦法接受。過了幾天,就送方濟各回到十字軍的軍營。方濟各很失望,取道往巴勒斯坦朝聖。

一二二三年,方濟各在格里印(呂弟山谷)度聖誕節。他對若望德維里大說:「我要紀念誕生在白冷的聖嬰。我要用我的雙目瞻仰聖嬰怎樣誕生在貧苦之中,躺在馬槽裡,上面鋪些乾草,與牛驢為伴。」方濟各就在修院小堂裡搭了一個馬槽,聖誕子夜時做彌撒時,他擔任六品輔祭。聖誕節搭馬槽,可能在一二二三年前已有這種習慣,可是自從方濟各提倡後,這習慣普遍流行,至今成為聖誕節的主要點綴品。

方濟各在格里印住了幾個月,獨居祈禱。天主厚賜他各種神恩,可是聖人太謙遜,不肯向人透露。他的秘書兼聽告解司鐸利昂說:「我親眼看見他祈禱的時候,好幾次身懸空中,我只能碰到他的腳。」

一二二四年聖母升天瞻禮,方濟各退隱亞爾未納山,居住在一間小屋裡。他只帶了利昂一個人去。就在那一年的聖十字架瞻禮,方濟各獲賜耶穌五傷的印痕(參閱九月十七日「聖方濟各受五傷聖痕瞻禮」)。為了不讓別人知道這個特恩,從那一天起,聖人就用衣袖蓋住雙手,腳上穿鞋襪。可是他徵詢了依魯米諾和其他會士的意見後,很惶恐地向他們透露了這段奇事。他說:「那時候天主賞賜他知道了許多事,可是他不願向別人透露。」

有一次,方濟各患病,人們向他提議,叫一位會士來讀書給他聽,藉以稍減痛苦。方濟各道:「思念吾主的生活和祂的苦難聖死,使我們獲得了最大的安慰。即使我長生不老,活到世界末日,我也不需要用書籍來解悶。」方濟各常常瞻視耶穌赤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所以特別喜愛貧窮,視貧窮為「愛妻」。

方濟各重視學問,絕不輕視知識,可他認為學問是成聖的「方法」,不是「目的」。假如會士不因學問而荒廢祈禱,那才是好的;相反,一個人自炫才學,驕傲自大,那絕對是有害的。

方濟各獲賜了五傷的印記,在離開亞爾米納山前,編了一段聖詩(一般稱為「至高天主讚美詞」),過了聖彌額爾瞻禮,下山回到修院。

聖人在世的歲月無多,再過兩年,就要脫離塵世,享受永生的賞報。在這最後兩年的生活,有時在痛苦中度過,有時在神樂中度過。只是方濟各的健康一天比一天惡化,視力大損。一二二五年夏季,烏古利諾樞機和厄利亞斯副會長,強迫他到呂弟請教宗御醫診治。他接受勸告,赴呂弟途中,順道到達彌盎堂,和聖女嘉勒作最後一次會晤。那時候,他的病痛非常劇烈,可是還抱病編了一首聖歌,教會士們唱。醫生的治療方法,不能減輕聖人的疾病。他寫了一封信給會士,敦囑大家相親相愛,愛好神貧,實踐神貧的精神,敬愛教會神職人員。去世前不久,聖人寫了一張遺囑,勸會士嚴守會規,親手作工,作工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避免閒暇,給眾人樹立善表。

亞西西的醫生們很坦白地告訴方濟各,他的壽命只有幾星期。他歡呼道:「死亡『妹妹』!我歡迎你。」他就叫人把他抬到巴丁古拉去,到了一座山上,可以遙遙眺望亞西西城。他叫抬病架的人暫停,舉目望著亞西西城,求天主降福亞西西城和方濟各會會士。

方濟各寫了一封遺書給聖女嘉勒和嘉勒會的修女。他叫修士拿麵餅來,擘開,分給眾人,作為友愛和平安的標誌。他對眾會士說:「我份內應作的事,都已經做好了。願基督教導你們盡好你們的本分。」人們把他抬到地上,身上蓋了一件舊衣,那還是別人借給他的。他最後一次囑咐會士愛天主、愛貧窮、愛福音,舉手祝福全體會士,包括在場的會士和不在場的會士。人們高聲念若望福音耶穌受難一章。方濟各瞑目安逝,時在一二二六年十月三日。

方濟各於兩年後就被列入聖品,幾乎可以說,他是全世界最著名、最受敬愛的聖人。

方濟各臨死前囑人們把他的屍體葬在罪犯的公墓,可是他去世後第二天,大家以隆重的禮節,將遺屍迎往亞西西城聖喬治堂。方濟各立聖品後第二年,秘密移往大殿。六百年後(一八一八年),經過了五十二天的搜索,人們在大殿大祭台下面發掘到聖人的遺屍。

方濟各去世時,只有四十四歲(一說四十五歲)。他手創的修會,數百年來,繁榮發展,分院遍設世界各地,造福人類,發揚基督的精神。人們常說:「方濟各生前,已一致公認為聖人;去世後,歷代的人也一致公認他是聖人。就是現代不信天主教的人,也一致公認他是聖人。」

聖方濟各說:「神貧是通天的大路,是謙遜的保姆,是成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