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uset“我愛你” 三個字,
講出來只要 三秒鐘,
解釋要 三小時,
證明卻要 一輩子
你做了一件錯事—–
就很難 再讓人記起 你曾經的好。
你花時間解釋,還不如花時間證明它。
被真相傷害,總比 被謊言安慰要好。
少問別人 為什麼 ? 多問自己 憑什麼 ?
人和人太熟,就知道—刀子往哪裡捅 最痛。
人生四然: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
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當你把別人看成 天使,你就生活在 天堂裡;
當你把別人看成 魔鬼,你就生活在 地獄裡。
我不問,你不說,這就是距離;
我問了,你不說,這就是隔閡;
我問了,你說了,這就是信任;
你不說,我不問,這就是默契;
我不問,你說了,這就是依賴!
人生首先要是—望遠鏡,看遠,
再就是—顯微鏡,看細,
接下來是—放大鏡,看透,
其次是—太陽鏡,看淡,
最後是—哈哈鏡 !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真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八十歲那年,他在《八十自述》中這樣寫道:「我從聖約翰回廈門時,總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為我熱愛我好友的妹妹。」 這個妹妹名叫陳錦端。
他十七八歲時對她心生熱愛,相愛卻未能在一起,直到八十歲猶難能忘懷。
linyutan正應了白居易的那句詩:「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有一次,陳錦端的嫂子去香港探望暮年久病纏身的他,當聽說陳錦端還住在廈門時,他雙手硬撐著輪椅的扶手要站起來,高興地說:「你告訴她,我要去看她!」 他的妻子廖翠鳳雖然素知他對陳錦端一懷深情,但也忍不住說:「語堂!不要發瘋,你不能走路,怎麼還想去廈門?」想想也是,他頹然坐在輪椅上,喟然長歎。
陳錦端若是知曉這些事,心有何想? 將愛情付給了你,婚姻留給了她 遇見陳錦端前,林語堂喜歡一個叫賴柏英的女孩。 賴柏英和林語堂在同一個村子出生成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去河裡捉鰷魚捉螯蝦。他記得很清楚,賴柏英有個了不得的本事,她能蹲在小溪裡等著蝴蝶落在她頭髮上,然後輕輕地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
她還喜歡在落雨後的清晨,早早起床,去看稻田裡的水有多深。 她笑起來的時候,多像清澈的湖水,陽光灑下來,明媚一如花都開好了的春天。 是否每個男人的生命中,都有那麼一個女孩,一起成長,談天說笑,天真無邪的年紀許下許多美好諾言,他說娶她為妻,她說非他不嫁。 林語堂愛賴柏英,賴柏英也愛林語堂。只是後來,一個遠走他鄉求學,他急於追求新知識、見識新天地;一個留在故鄉,她的祖父雙目失明,她要照顧祖父,最後嫁了本地的一個商人。
人人都說,初戀是男人一生都無法解開的魔咒。後來,林語堂常常還會想起,在故鄉,有個女孩,她行在清晨的稻田裡,風吹樹,樹上積雨落,濕了她的髮梢、她的藍色棉布長衫,她忽然就笑起來。 時光多瘋狂,它使孩童那麼快就成長為少年,又推著少年離開故鄉,去遠方。
1912年,林語堂去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這個少年很優秀,在大學二年級時曾接連三次走上禮堂的講臺去領三種獎章,這件事曾在聖約翰大學和聖瑪麗女校(此兩所學校同是當時美國聖公會上海施主教建立的教會教育中心)傳為美談。
然而,於林語堂來說,最好的事是在這兒認識了陳錦端,兩人陷入熱戀。 陳錦端是林語堂同學的妹妹,用他的話說,「她生得確是其美無比」。才子鍾情佳人,佳人愛慕才子。
一切就像小說一樣,相愛的男女到了談婚論嫁之時,女方家長站出來,棒打鴛鴦。 陳錦端出身名門,她的父親是歸僑名醫陳天恩,而林語堂不過是教會牧師的兒子,雖年少多才那又如何,門不當戶不對,陳父看不上他。 這事情其實尋常,哪家父母不想為自己的女兒物色一個金龜婿呢? 他愛她,她也愛他,但他們中間橫亙著一條河。
這河不比銀河,王母娘娘拔簪劃河,而牛郎織女終是夫妻,年年七夕尚能鵲橋相會。而他和她,隔河相望,無橋可渡,絕無成親機會。 陳父不給這對戀人渡河之橋,但他願意為林語堂搭另一座橋。
陳父對林語堂說,隔壁廖家的二小姐賢惠又漂亮,如果願意,他可做媒。 這廖家二小姐就是廖翠鳳。她的父親也很不簡單,是銀行家,在當時的上海頗有名望。 林家父母倒很滿意陳父的提議,要林語堂去廖家提親。 父母之命不可違,林語堂去了廖家。 廖翠鳳對林語堂的才氣早有耳聞,又見他相貌俊朗,十分歡喜,她願嫁他為妻。 想想多酸楚,他心中摯愛著陳家姑娘,卻要和陳家隔壁的廖家姑娘有媒妁之約。可是,他能做什麼呢?
許多年後,談及此事,他不無感慨:「在那個時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的。」 最終他下定決心娶廖翠鳳,或許是因為,廖母和女兒說:「語堂是牧師的兒子,家裡沒有錢。」是的,廖母也不看好這門親事,但是,廖翠鳳很乾脆很堅定地回答:「窮有什麼關係?」 於是,林語堂和廖翠鳳定下婚事。
陳錦端得知這消息,拒絕了父親為她覓尋的富家子弟,孑然一身遠渡重洋去美國留學。 如果,如果他和她都奮力爭取,鐵了心在一起,結局又會怎樣?他和她都沒有去做,他們愛得太冷靜,他們都是愛情的逃兵。 沒有誰知道,每當回首這段愛情往事,陳錦端是怎樣的心情。歷史只簡短記載,陳錦端留學歸國後,多年不婚,一直單身獨居。直到32歲那年,她才與廈門大學教授方錫疇結婚,長居廈門,終生未育,只是抱養了一對兒女。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愛 1919年1月9日,林語堂娶廖翠鳳為妻。 結婚的時候,林語堂做了一件奇事,他把結婚證書一把火燒掉了。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把婚書燒了吧,因為婚書只有離婚時才用得著。」 多智慧的一句話。
或可看做他對廖翠鳳許下盟誓,對她好,一輩子不離棄。 即使如此,可是,試問天下有幾個女子能容忍丈夫燒掉婚書?廖翠鳳能。 這個女子多智慧!她知道,嫁給一個人,就要接納他的生活方式。他有再多怪癖,她都理解並接受。這樣的女人多清醒。
廖翠鳳生於富貴之家,但她能快樂地和丈夫一起過平常日子。婚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生活艱難,不過巧婦不會難為少米之炊,簡單的飯菜她亦能做得花樣百出。實在揭不開鍋時,她默默當掉首飾維持生活。
這樣的女人,要林語堂如何不愛? 她知道林語堂心中一直不曾放下陳錦端,但並不計較,居住在上海時,她常常邀請尚未婚配的陳錦端到家中做客。每次得知陳錦端來,林語堂都會很緊張,坐立不安。孩子看見了,頗為不解,便問媽媽。她坦然微笑,對孩子說:「爸爸曾喜歡過你錦端阿姨。」
筆耕之餘,林語堂喜歡作畫自娛,他畫中的女子從來都是一個模樣:留長髮,再用一個寬長的夾子將長髮起。孩子發現了這個秘密,問父親:「為何她們都是同樣的髮型呢?」林語堂也不掩飾,撫摸著畫紙上的人像,說:「錦端的頭髮是這樣梳的。」 沒什麼好隱瞞的,他只不過是在懷念。天長日久,煙火歲月,他早已愛上他的妻子。他只不過是在懷念少年時愛過的姑娘。
他明白他的妻子不會打翻醋罈子和他吵鬧。 世間哪有不爭吵的夫妻?為別的事,倘若真的爭吵了,他總會先閉口不言,這是他的妙招:「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
的確,夫妻吵嘴,無非是意見不合,在氣頭上多說一句都是廢話,徒然增添摩擦,毫無益處。他說:「怎樣做個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歡的時候,你跟著她喜歡,可是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跟她生氣。」
她忌諱別人說她胖,但她喜歡人家讚美她挺直的鼻子,所以她生氣時,他總是去捏她的鼻子,說一些歡喜的話,她也就笑起來了。 這樣一對夫妻,多好! 誰說先結婚後戀愛不可以呢? 「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舊式的,是由父母認真挑選的。」他說,「這種婚姻的特點,是愛情由結婚才開始,是以婚姻為基礎而發展的。」他還說:「婚姻就像穿鞋,穿得久了,自然就合腳了。」
人人都知道他一直愛著陳錦端,但是,他的智慧在於,不和生活較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舊情人再好,往事再美妙,不過都是過往,最要緊的是憐取眼前人。和在一起的這個人,好好生活,歲月靜好。
「我們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他說,「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結婚五十周年,是為金婚。那一年,林語堂送給妻子廖翠鳳一個勳章,上面刻了美國詩人詹姆斯•惠特孔•萊里的《老情人》一詩:「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幽冥倘異路,仙府應淒淒。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他對她心懷感恩,他們的婚姻他引以為榮,他曾得意地說:「我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1976年3月26日,林語堂逝世於香港,靈柩運回臺北,埋葬於陽明山麓林家庭院後園,廖翠鳳守著他,度晚年,直到她也閉上眼睛停止呼吸。
《讀者雜誌》2013年7月號

pray為你所愛的人祈禱。
沒有比祈禱更有力的愛。
不是我們祈禱去感動耶穌,乃是耶穌感動我們去祈禱。
祈禱就是對神打開大門,讓神能力介入你問題的處境。
你發出的邀請可能被拒絕,你傳講的福音可能被拒絕,你表達的愛意也可能被拒絕,
你為他(她)的祈禱不可能被拒絕,也無法拒絕。
祈禱像把鑰匙,開門如同對神的告白...
愛有時很簡單,不需戰略,只需單純的信念....

在三國裡面,周瑜算是能夠觀照全局的聰明人物了。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這種聰明一碰到諸葛亮就統統失效了。
諸葛亮到底比周瑜多出來了什麼?
chouyu諸葛亮比周瑜多出來的,是人生一種更高層次的聰明。真正要形容,應該叫做智慧。 智慧不是機智,不是知識,更不是對外在環境全面性的觀點。智慧所呈現的,是一種生命的態度。 他讓人往內在去看到自己內在的心靈,看到別人內在的心靈。這幾乎是諸葛亮和周瑜最大的差別了。諸葛亮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自己,但周瑜卻只看得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看到周瑜面對諸葛亮時老是在抓狂,老是被諸葛亮操縱,這是他不自知的部份。
聰明的周瑜 遇到了諸葛亮為什麼竟顯得如此愚蠢?這是因為他少了一種內在的觀照,無法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內在。
周瑜向來是個表演者,他一切的努力,都是要從別人身上獲得掌聲。對於必須靠這麼多掌聲與讚美才能滿足的人。
周瑜自己沒有看出這點,當然很容易就落入了諸葛亮的操控之中。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的人生算是十分美滿的,不僅長得帥,懂音樂又會打仗,還娶到絕世美女小喬。以他的條件應該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才對,可是為什麼他會被諸葛亮整得那麼痛苦,老是大嘆:『既生瑜,何生亮』?
也許周瑜的人生是一種完美的比賽。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然而這很可能也就是痛苦的開始。人往往習慣先去注意優點,而忽略了缺點。假如你懂得從整體去觀照人生,也許就不會只注意優點而疏忽了缺點。
若從周瑜真要跟諸葛亮比較,諸葛亮老婆那麼醜,家裡又窮,也不懂音樂,薪水又領那麼少,還和劉備簽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約,這樣的人生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偏偏周瑜要鑽牛角尖,固執地要往自己不如別人的缺點裡面鑽,讓它來妨礙自己的幸福、一輩子痛苦。
人的優點是否就代表了他生命的成就或者幸福,這其實是很難說的。優點就像水一樣,是可以載舟,也能覆舟的。
美國有個學術研究,把學生分兩班,一班是很漂亮的女生,另外一班是很醜的女生,十幾年後統計這些人的成就,漂亮的女生畢業後多半當秘書或情婦,只有少數幾個有傲人的成就,反觀醜的女生多半當了主管,事業非常成功,婚姻幸福美滿的也占了多數。
為什麼優點,反而造成了人生限制呢?可見集很多優點不見得都是好事,端視你怎麼對待那個優點才是關鍵所在。
反過來看,缺點也未必都是不好的,端看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缺點。所以人生的優缺點與人生的幸福狀態不是成正比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去處理那些優缺點。 在三國裡面就充滿這樣的智慧,大家如果多聽《歡樂三國志》,多想想,也許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更幸福。 人的一生有甚麼好比的: 十歲看智力,二十看學歷。三十看能力,四十看經歷。 五十看財力,六十看體力。七十看病歷,八十看黃曆。

mouse
這是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
為了理想,他毅然出門遠行,來到堪薩斯謀生。
起初他到一家報社應聘,他認為那裡有他需要的藝術氛圍。
但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大搖其頭,認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錄用。和所有出門打天下的年輕人一樣,他初嘗了失敗的滋味。
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畫。可是報酬極低,他無力租用畫室,只好借用一間廢棄的車庫。沒有比這更艱苦的了!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他總這麼想。
尤其煩人的是,每次熄燈睡覺時,總能聽到老鼠“吱吱”的叫聲和在地板上的奔跑聲。也許是太累了,他一沾著地板就能呼呼大睡。就這樣一隻老鼠和一位貧困的畫家和平共處,倒也使這間廢棄的車庫充滿了生機。
有一天,當疲倦的畫家從畫板上抬起頭時,他看見昏黃的燈光下有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隻小老鼠。如果是在幾年前,他會設計出種種計謀去捕殺那只老鼠,但是現在他不,一隻死老鼠難道比活老鼠更有趣嗎?
磨難已經使他具備了大藝術家所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他微笑著注視著那只可愛的小精靈,可是它卻飛快地溜了,像個羞怯的小姑娘。窗外風聲呼嘯,可他聽在耳裡如天籟一般,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好歹有一隻老鼠與他為鄰,它還會來的。
帶著這種信念,他埋頭工作。那只小老鼠果然一次次出現。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都沒有過。它在地板上做著各種動作,表演精彩的雜技。而他作為唯一的觀眾,則獎給它一點點麵包屑。
老鼠先是離他較遠,見他沒有傷害它的意思,便一點點靠近。最後,老鼠竟然大膽地爬上他工作的畫板,並在上面有節奏地跳起舞來。而他呢,絕不會趕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與它親近的情意。一段日子後,他們互相信任,彼此間建立了友誼。
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人介紹到好萊塢去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機會,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門向他開了一道縫。
但不幸的是,他再次失敗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在黑暗裡苦苦思索,他懷疑自己的天賦,懷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著自己的出路。
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某天夜裡,他突然想起了堪薩斯車庫裡那只爬到他畫板上跳舞的老鼠,靈感就在那個黑夜裡閃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爬起來,打開燈,支起畫架,三筆兩筆就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於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動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這樣不經意地誕生了。
靈感只青睞那些肯思考的頭腦,這位年輕的畫家就是後來美國最負盛名的人物之一才華橫溢的沃爾特﹒迪斯尼先生,他創造了風靡全球的米老鼠。
誰能想到,曾經在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裡生活過的一隻小老鼠,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卡通形象的原型。
米老鼠足跡所至,所受到的歡迎讓許多明星望塵莫及,也讓沃爾特﹒迪斯尼名譟全球。
堪薩斯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沃爾特﹒迪斯尼後來評論它說:「至少要值一百萬美金。」其實那裡什麼都沒,只有一隻老鼠。那是上帝給他的。
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 誠實生活、慷慨施愛、深切關心、和善說話。

bird2忙完《讓子彈飛》後,姜文幾乎整整一年時間沒有露面, 與他一起消失的,還有兩個兒子。原來,姜文是帶著孩子“移民”了 ,為期一年。是歐美還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讓人吃驚不小 — 都不是,是新疆。
天要下雨爹要教子
姜文的兩個兒子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對兩個孩子,姜文非常不滿意。
因為父親是軍人,姜文在部隊大院長大, 他覺得這種成長經歷對於他剛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處。可看看自己的兒子,在家被長輩寵溺,還有專職保姆伺候,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個子見長壞脾氣也見長, 在家摔跟頭後的第一反應不是自個兒爬起來拍拍灰, 而是扯開嗓門號啕,非得等人把他們扶起來用手拼命打地報仇後才破涕為笑。
兩個小子在家如龍似虎,一旦出了門馬上變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氣不敢喘。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姜文決定給自己放個長假, 好好地對兩個兒子展開軍事化的吃苦主義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爺爺奶奶隔三差五就要過來看孫子,要是看見孫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淨。必須得去外地, 越遠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韻,因為她雖然彪悍, 但護兒子也護得厲害。姜文計劃的人數只有三個 — 他和兩個兒子。
目的地最終確定下來。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蘇。
姜文聯繫了幾個新疆好友,讓他們幫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確:市中心的精裝豪宅一律不考慮,要城郊的普通民居,不漏風不漏水, 能做飯能洗澡能睡覺即可。
去的時候一行四人,姜文開一輛越野車, 裝滿了他覺得會派上用場的東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韻輪流駕駛,耗時三天。
到了阿克甦的新家,周韻急了,這房子太簡陋了 — 無論是庭院還是屋內,都是土坯地面,牆壁光禿禿地裸露著, 老舊的木頭家具,僅有的電器是一個陽光能熱水器和一台電視機。
姜文沒有給周韻去市區買新家具的機會, 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從阿克蘇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讓她自己轉機回北京。有慈母在場,嚴父就不容易登台。 而今只剩下一父兩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說了算!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兩個孩子的苦日子正式開始……
早上6點半,他們就被姜文從熱乎乎的被窩裡拖了出來, 三兩 下套上防寒運動衣,半夢半醒地被呵斥著開始了鍛煉。雖然號稱 “塞上江南”,但阿克甦的晝夜溫差很大,兩個兒子出門就打哆嗦, 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間裡鑽。
但姜文不給他們機會,一手拉一個,幾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訴他們: “跟著我跑,跑不動了走也行,轉完這一圈才能回家。”這一圈大概  一千米,兩兄弟只跑了不到 兩百米 , 剩下的 八百米 都是喘著氣走下來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 姜文端起在爐子上溫著的羊奶給他們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甦的第一天,姜文就給他們喝過羊奶, 兩個兒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說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 這才隔了兩天,羊奶一到手便仰著脖子喝了個底朝天。
姜文對兩個兒子的飲食結構也做了很大調整, 精心烹飪的兒童餐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當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塊牛肉為主,主食不是糙米飯就是馕, 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湯,無公害的蔬菜洗乾淨後直接生吃, 佐餐的飲料是新鮮牛奶。除了正餐外, 不提供巧克力餅乾果凍之類的零食,但新鮮水果24小時敞開供應。
家裡沒請鐘點工或保姆,兩個兒子在姜文的指揮下擔任起了保洁員。 收拾床鋪也包乾到人。
姜文很少讓兒子無所事事地待在屋裡,只要天氣不惡劣,他經常帶他們出去轉悠。不開車,就這麼信步亂逛, 不走到兩個兒子氣喘吁籲大汗淋漓不停下。號稱轉悠,更像是拉練。 小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從最初的走不上幾百米就叫苦叫累, 到一個月後,兩個兒子一左一右牽著姜文的手,一口氣走上 三千米 , 粗氣都不喘。
每天堅持鍛煉,加上原生態的飲食結構, 兩個兒子的身體就這樣一天天結實起來。
周韻前來探望時,眼淚都快下來了。兩個兒子都曬成了巧克力色,皮膚粗糙了,臉蛋上還多了兩坨高原紅。可是, 目睹了他們超越同齡人的自理能力,周韻沒話說了——天要下雨爹要 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營養品是苦頭
自從姜文去了新疆後,朋友打他的手機,傳來的永遠是“您撥打的用戶不在服務區”的語音提示。得知他在新疆閉門教子, 有好奇的朋友想來湊熱鬧。姜文統統婉拒,說目前還不到時候,等他覺得時機成熟了,會安排一次活動,邀請大家一起參加。
姜文這麼說真不是客氣話,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後,兩個孩子從“豆芽菜”變成了“紅豆杉”,姜文打電話邀請了十幾位親友, 親友團在阿克蘇租了六輛越野車,在兩個專業嚮導的指引下, 來了一場浩浩蕩蕩的阿爾金山無人區穿越之旅。
親友們大贊不虛此行,最讓大家驚嘆的是, 當一群成年人都因為高原反應氣喘吁籲、頭疼如裂、食不下嚥、連續失眠時,姜文的兩個兒子卻精力充沛,拎著小弓箭追著野兔射, 過濾後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來眉頭都不皺地一飲而盡…… 這哪裡像是家境優越的明星孩子,完全就是兩個扔在哪裡都能放心, 交給誰照顧都不用擔心的“野孩子”。
起先還對姜文帶著孩子奔赴新疆頗有微詞的親友們全都沒話說了 — 加起來才10歲的兩個小孩,比這幫大人還堅強,事實勝於雄辯, 這怪招的確管用。
但姜文說這才是第一步, 他的計劃是每年抽一段時間帶著孩子去那些最偏僻、最艱苦的地方折騰。他說,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營養品, 而是苦頭。多吃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既鍛煉了身體, 又增強了能力。少時吃苦不算苦,算財富!
姜文說他不久前看了《喬布斯傳》, 喬布斯表示之所以願意出這本書,是為了讓他的孩子知道這些年來他在做什麼。雖然說法很溫情, 但姜文說自己不會這麼做。 為什麼要在沒有機會後通過一本生硬的書去告訴孩子自己在做什麼? 他要趁著現在有時間有精力有想法,用行動告訴孩子— 爸爸就在身邊陪你們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