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玫瑰聖母節原為「勝利之母節」,慶祝聖母玫瑰經的勝利和威力。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西班牙,一五七一年在抗擊異教徒入侵的戰爭進入決戰時刻,教友熱誠誦念玫瑰經,十月七日,基督徒軍隊在助班多大獲全勝,教宗比約五世將此勝利之日定為「勝利之母節」,教宗格列高利(額我略)十三世改為「玫瑰節」。一七一八年奧王子歐根(Eugen)又在貝爾格萊德大勝土耳其侵略軍,教宗克萊孟十一世明令普世教會慶祝此節日。教宗比約十世將此節日調回原來的十月七日。一九六O年修訂此規時,將慶節名稱改為「玫瑰聖母節」,梵二新訂教會年曆時定為紀念日。

彌撒經文主要目的在使信友藉聖母的助佑,特別默想基督一生的事跡,在今世能伴同耶穌分擔祂的苦難,來世也能分享祂的喜樂和光榮。福音天使報喜的奇蹟是玫瑰經的開始。從此,聖母與耶穌一生同甘共苦,輔助救贖工程。念玫瑰經就是要我們追隨耶穌的一生,同聖母一樣,努力參與耶穌的救贖工程。

玫瑰經的起源機械地計算所念經文的遍數的作法,由來已久。古埃及人朝拜太陽神時就曾用過。六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徒指切著串珠禱告阿拉真主,而五世紀時我們的聖女彼利日達就用彩色石子,來計算她所念的《天主經》。

教會初期,神職人員和教友都還是承襲古教的傳統,禱告時的經文就是一百五十篇《聖詠》,普通教友不懂聖詠的含義,只能階段地跟著念《天主經》,後來逐漸加入了《聖母經》,但只有前半段,即加俾爾天神的讚頌和聖婦依撒伯爾的賀詞:「女人中你最光榮,你懷的孩子也最光榮。」四三一年六月廿二日,一百五十多位主教在小亞細亞的厄弗所舉行的大公會議上,宣布了基督信友久已遵奉的瑪利亞為天主之母的光輝榮銜和崇高地位。那個晚上,厄弗所的人們萬眾歡騰,高舉火炬,舉行盛大遊行,高呼:「天主聖母瑪利亞!」《聖母經》從而增加了新的內容。後來在歐洲大地瘟疫橫行,死傷慘重的嚴重時刻,教會領導的祈禱完成了《聖母經》的後半段:「天主聖母瑪利亞,求你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

於是,教友們比照神職班誦念的一百五十首《聖詠》,念一百五十遍《聖母經》,中間加念《天主經》和《聖三光榮誦》,這樣編成花環、花冠,獻給聖母瑪利亞。

聖母最早授意念玫瑰經的是聖多明我和加大利納。當時法、意、西三國,邪說盛行,異端惑眾,敗壞風化,聖母命他念由《聖母經》組成的「串經」,很快勸化了異端。當時聖多明我用的念珠由一百六十九個珠子組成,含十五瑞玫瑰經。為了簡便,現在我們用的念珠是多明我念珠的三分之一,五十九個珠子組成,念法一樣。這樣看來,玫瑰經在基督徒的祈禱生活中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它聖化了我們的生活,成全了我們的德行,挽救了我們的急難。

聖母的顯現

一八五四年教宗欽定聖母無染原罪後四年,一八五八年,聖母在露德前後顯現共十八次,給一個農家十四歲的女孩伯爾納德,每次她都手持念珠在手,和她的小朋友一起誦念,鄭重地向世界宣示玫瑰經的可貴。從那時,露德出現了許多神蹟,尤其是治療方面的。重大疾病的治癒都經過世界上不同信仰和無信仰的高級醫療專家的反覆驗證,絕非人力所致,顯然是神蹟。心靈方面的治療也是驚人的。六十年後的一九一七年五月十三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年,已經犧牲了八十萬軍民的嚴重關頭,普世教會舉行盛大祈禱,祈求世界早日和平的第八天,聖母瑪利亞在葡萄牙里斯本首都市區外六十里的花地瑪的小鎮上,顯現給三個孩子,聖母手上也提著一串明亮的念珠。她溫柔地說:「不要害怕!我是從天上來的,不會傷害你們。我要你們一連六個月的十三日到這裡來。我會告訴你們我是誰。」路濟亞驚呼道:「妳從天上來!」聖母說:「是的,你們要念玫瑰經,而且要用心念。」這樣聖母從聖母月到玫瑰月,共顯現了六次。

至聖玫瑰之后

花地瑪聖母在十月十三日最後這一次顯現中,大約十萬人在場。路濟亞受到治安當局的授意,向顯現者提出如下的問題:「妳是誰?妳要我做甚麼?」

聖母答道:「我是玫瑰之后,我來告訴世人,回頭改過,趕快為他們的罪過做補贖求寬赦,不要再得罪上主天主了!因為他們得罪上主天主太多了!他們一定要好好念玫瑰經。」教宗派出調查團進行調查,一九三O年做出了調查報告,認為顯現是「值得相信」的。聖教會制定了對花地瑪聖母的敬禮,宣布聖母為「至聖玫瑰之后」。修建了花地瑪聖母大殿,朝聖者絡繹不絕,有增無減,神蹟不斷發生。

聖母還囑咐:「在每端玫瑰經後加念:吾主耶穌,請寬恕我們的罪過,救我們於永火之中,求你把眾人的靈魂,特別是那些需要你憐憫的靈魂,領到天國裡去。」

綜上所述,明白顯示,天主之母瑪利亞多麼喜歡玫瑰經。玫瑰經可以使我們得寵、得助、得赦、得勝、得救!何不熱心誦念玫瑰經!

怎樣念玫瑰經

玫瑰經是隨時隨地可以誦念的經文,乘車、旅行、散步、室內、室外、堂內、聖體前都可,而且個人、家庭、集體、千萬人的聚會都可以誦念。

誦念開始,先親苦像,表示敬愛,然後握苦像畫十字聖號;念信經,表示堅信聖教道理,念《天主經》和三遍《聖母經》讚美、感謝天主聖三:「天主聖父全能,升你到崇尊之位天主聖子全知,充滿你絕聖之靈魂,天主聖神全善,充滿你絕聖之靈魂……」求天主聖三增加我們的信、望、愛三德,從而形成玫瑰經美妙的前奏,以下就開始正式的五端玫瑰經。念法大家都知道。默想耶穌和聖母生平的喜樂、哀痛和榮耀的全部奧跡。星期一、六默想歡喜奧跡,星期四默想光明奧跡,星期二、五默想痛苦奧跡,星期三、日默想榮福奧跡。在默想中讚美感謝耶穌和聖母對我們的愛,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還報耶穌和聖母的愛,發展這個愛,宣傳這個愛。

用心念玫瑰經

我們一定記得聖母在花地瑪不僅要我們念玫瑰經,而且要好好地用心念!就是要我們全心神進入耶穌和聖母降生救贖我們的生活實際,深入體會,觸動我們的情感,感化我們的意志,促進我們的行動,以耶穌和聖母為楷模,為福音作證。

同時也不能忽略《天主經》和《聖母經》這兩端我們教會最美妙、最神聖的詞章,那無可比擬的力量,一世紀又一世紀在信友中念唱頌揚,具有回天之力,我們要敬重誦念和默想!

聖路易格力諾說:「只要你天天誦念玫瑰經,保你不會失靈魂,為了證明這真理,我願流血保證。」

有位太太請了一位油漆匠到家裡粉刷牆壁,


油漆匠走進門,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目光;

可是男主人卻非常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這家工作的幾天裡,他們談得很投契,油漆匠也從來沒有提及男主人的生理缺憾。

油漆匠粉刷完牆壁,取出賬單遞給那位太太,那位太太接過來一看,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她不解地問油漆匠:「你為甚麼少算了這麼多?」

油漆匠回答:「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一部分,算是我對他的一點謝意,【因為他讓我把工作看得不會太苦!】

油漆匠對她丈夫的推崇,使這位太太流下了眼淚,

因為,這位慷慨的油漆匠只有一隻手!

【人生可能無法改變,但人生觀可以改變】

【環境雖然無法改變,但心境可以改變】

雖然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

【但可以調整態度來適應環境,而態度就會決定命運!】

【知足的人看到的都是窮苦人家的苦】

【不知足的人看到都是富貴人家的樂】

【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感謝】

【最好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健康】

【最多的自由不是擁有,而是放下!】

朋友,其實我們真的很幸福,

能多給予別人一些,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快樂;

我們可能無法為這個世界做什麼偉大的事情,

但是【我們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多做很多小事!】

一個人在一片森林裡,看見了一個蝴蝶的蟲繭,於是他就坐在邊等看蝴蝶怎麼破繭而出,幾個小時之後,蟲繭上出現了一個小洞,蝴蝶拚命努力地掙扎著要從這小洞裡出來,可是掙扎很久都出不來,然後所有的掙扎都停止,蟲繭里沒有了任何的動靜。

這個人看到這裡,決定要幫幫這個蝴蝶,於是他用刀把蟲繭里破開了,讓蝴蝶可以很輕易地出來,誰知道,他看到這蝴蝶卻有著肥大的身體,小小的翅膀,根本不能飛。這人想繼續看看,蝴蝶是不是可以慢慢地身體變小,翅膀慢慢變大,可以飛起來,可惜他期盼的事情沒有發生。這隻蝴蝶永遠只能帶著小小的翅膀,用肥胖的身體在地上爬行,無法飛翔了。

 

這人以為他為蝴蝶破繭而出做了件好事,可惜他不知道自然規律,蝴蝶想要從繭里掙脫出來,這時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羽化」,剛羽化的蝴蝶掙扎穿過繭洞,對身體拚命進行擠壓,身體內的液體就會送到翅膀內,撐開皺皺翅膀,使它變大變強壯,蝴蝶就可以展翅高飛了。

只有從內打破才是新生,不管是蝴蝶破繭而出,還是小雞破殼而出,都只有靠它們自己經歷痛苦的掙扎。而從外打破的不是被淘汰了就是變成了食物。

造物主其實也是公平的,雖然現在人們用各種科技的手段讓現實承受的痛苦少一些,孩子出生不再通過產道的擠壓,而是通過人為幫助他們降生,但依然改變不過不經歷風雨,就無法見到彩虹的事實。

 

你可以期待在成長的路上有貴人相助,但如果他象那個好心人一樣,幫你把困難全都踢開了,你也就變成了那隻無法飛翔,只能爬著走的蝴蝶了。

所有的苦難都是破繭而出必經的過程,一步都少不得。

She is like the lady down the road
Or just the woman up the street
Like any mother you may know
To me, she is the one who had it planned
To lead us all to Wonderland
She always wanted us to go
And she said
Don?t ever be lonely
Remember, I'll always care
Wherever you may be
Remember I will be there
And like another lady that we know
She has a smile so bright and sweet
And hair as white as driven snow
Though life is never easy day to day
She has a very special way
To make us smile when we are low
And she says
Don't ever be lonely
Remember, I'll always care
Wherever you may be
Remember I will be there
Don't ever be lonely
Remember, I will be there
I will be there
I will be there

「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
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裡去,因為父比我大。
如今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叫你們當事發生時能相信。
我不再同你們多談了,因為世界的首領就要來到;他在我身上一無所能,
但為叫世界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起來,我們從這裡走罷!」

Friends, in today’s Gospel Jesus gives us an antidote for fear. Whom or what are you afraid of? That is a very important spiritual question. One way to understand our lives is to look at those things that we seek: wealth, power, privilege, honor, pleasure, friendship. But another way is to turn that question around and determine what or who it is that we fear.

We might fear the loss of material things, the loss of a job, the loss of physical health, the loss of the esteem of others, the loss of personal intimacy, or ultimately, the loss of life itself. We are afraid of many things, but I’d be willing to bet that there is a primary or principal fear. What is it for you?

Now, after identifying that, listen to Jesus: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to you. Not as the world gives do I give it to you. 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or afraid." Any and all of the things that we customarily fear—loss of money, fame, pleasure, and power—have to do with this world. What Jesus is saying is that we should not let those fears come to dominate or define our lives, for he is with us—and with him is his peace.

(From Bishop Robert Barron)


誦讀二 選讀尼撒主教聖國瑞講道集
新受造物的長子

生命的王國來臨了,死亡的勢力遭到毀滅。出現了另一種誕生、另一種生命,另一樣生活方式,我們本性的一種轉變。這是怎樣的一種誕生呢?「不是從血統,不是從肉情,也不是從人慾,而是從天主生的。」

你要問道:這事如何成就?請聽,我要簡單地給你說明。這胎兒是由信德而孕育;藉重生的洗禮而得見天日;他的保姆是教會,它用它的教訓哺養他;他的食物是天降之糧;他的成年是完美的品行;他的婚姻是他與智慧的結合;他的子女是望德;他的家是天國;他的家產和財富是天堂的福樂;他的結局並非死亡,而是最幸福的永生,這是為那當得起的人所準備的。

「這是上主所安排的日子」,與創世之初以時間計算的那些日子不同。這個日子是另一個創造的開始:在這一天,天主造了「新天新地」,一如先知所說。是怎樣的新天?是以對基督的信德所築起的穹蒼。是怎樣的新地?我說是善心,這心好似良田吸收落在它上面的雨水,而出產豐富。

在這次創造的萬物中,太陽便是純潔的生活;星辰便是各種美德;空氣便是光明的品行;大海便是「智慧和知識之豐富的深淵」;青草和嫩芽便是美好的教義和天主的訓言。這是牧場上的羊羣,也就是天主子民所用的養料;結實纍纍的樹木便是遵守天主的誡命。

在這一天,真正的人,按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被造成。「這是上主所造的日子」,這句話對你來說,不就是世界的開始嗎?先知說,這一天與其他的日子不同,這一夜也與其他的夜有別。
可是我們還沒有說明,這一天帶給我們的最傑出的恩寵;這一天毀滅了死亡的痛苦,這一天產生了死者中的長子。

耶穌說:「我升到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我的天主、也是你們的天主那裏去。」多麼卓絕的好消息!祂雖然是天主的獨生子,却為了我們而成為像我們一樣的人,使我們成為祂的弟兄;祂現在帶著人性到祂真父面前,為能藉著祂吸引所有的弟兄。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I could change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realis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And I decided to shorten my sights somewhat and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seemed immovable.

As I entered my twigh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ought to change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here I lie in my death bed and realise, perhap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if only I had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may have influenced my family and with their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I may have bettered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changed the world.

譯文: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牀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爲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爲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Source unknown, so far no evidence of tomb's in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