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邀請陌生人("我信")
邀約與你同行﹐幫你打開心門的新朋友與你一起住下﹐祂曾使你看到“死亡(失落)不僅不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個奧秘的真相。對祂產生了真實的信任。
進入共融(感恩並共融"你們大家拿去吃")
 當耶穌被邀請進入我們家中時﹐頓時祂成了我們家的主人了﹐現在祂向我提出邀請﹐請我進入祂的生活(我生活己不是我生活﹐是基督在我內生活)。當祂與他們同桌吃飯的時候﹐拿起餅(杯)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說: "你們大家拿去吃﹐這是我的身體。你們大家拿起喝﹐這是我的血。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 展開使命(派遣禮"去吧﹗告訴他們")
 一切都改變了。生命中的種種失落不再令人意氣消沉。成了新朋友的陌生人己經將祂生命活力通傳給我們﹐就是喜樂﹐平安﹐勇氣﹐希望﹐以及愛的神聖活力。我們已成了新人﹐接獲嶄新的心境﹐更新的士氣。
胡神父灣區講座筆記

1

一對年輕牧師夫婦被派到紐約布魯克林區為一間老舊教堂重新開幕。 那老教堂的確很破落需要大力整修。 他們訂下一個計畫時間表,每天做一點整修,準備聖誕夜舉行重新開幕的禮拜。 聖誕節前一星期,所有的工作幾乎都照著進度差不多完成了。 但是突來連續兩天暴風雨。 聖誕夜的前三天,牧師去到教堂時,看見屋頂裂了一個縫,祭壇後的牆壁油漆剝落了一 大片,大概有二十呎長八呎寬。 牧師心冷了半截,把掉落地上的油漆掃乾淨,心裡盤算著該怎麼辦。 「是不是必須把聖誕夜的禮拜取消?把重新開幕的時間延後呢?」他想。 在他回家的路上,剛好碰到當地一些企業聯合擺攤子舉辦的一場像跳蚤市場一樣的義賣 會。他信步走進去瞧瞧。他注意到一張很漂亮的桌巾,象牙色的,桌巾中間繡著一個 大大的十字架。桌巾的大小剛好可以蓋住教堂牆上那片油漆剝落處。 他把桌巾買了下來,折回教堂去。 天空下起雪來。 一位老太太從對街跑來要搭巴士,但沒趕上。下一班巴士要再等四十五分鐘才來。牧師 請老太太到教堂裡等,避避風雪,也可溫暖一點。 牧師開始去搬梯子,把那張剛買的大桌巾掛到牆壁上,剛好蓋住剝落的地方。 「感謝主!簡直太完美了!」牧師看著掛好的桌巾,滿意極了!突然,他注意到老太太 走到前面來,盯著桌巾,臉色發白。 「牧師,你哪來的這張桌巾?」老太太問。 牧師把前因後果解釋給她聽。 「你可不可以看看桌巾右下角是不是繡有EBG字樣?」老太太聲音顫抖地問。這正是這 位老太太名字的縮寫。牧師檢查了桌巾的右下角,果然有這幾個字樣。 桌巾正是三十五年前老太太在奧地利時親手繡出來的。 老太太跟牧師說:「三十五年前,我跟我先生住在奧地利,家境富有。納粹來了以後, 我們被迫離開。我先走,我先生隔一個星期走。」 「後來我被送到集中營,再也沒看到過我先生,也從此沒再回家過。」她說。 牧師聽了,要把桌巾還給老太太,但老太太卻要牧師留著給教堂用。牧師於是堅持開車 送老太太回家。她住在史塔登島,只有每星期到布魯克林區做清潔工。 幾天之後,教堂順利地在聖誕夜重新開幕。整間教堂幾乎全部滿座。音樂及氣氛都很 好,很多人都說下星期天會再來聚會。 禮拜結束了。有一個鄰居的老先生坐著還不離開。牧師認得他。 「牧師,你這張桌巾哪裡來的?」老先生問,「我戰爭前住在奧地利的時候,我太太繡 了一張這樣的桌巾。世界上居然有兩張這麼相像的桌巾!」 他告訴牧師,三十五年前他跟太太是因為納粹入侵奧地利而分散的。他要太太先離開, 他隨後就走。沒想到後來他就被抓入牢裡去了。從此沒回家,也沒再見到太太。 牧師愣住了。 「您能讓我開車載您去兜兜風嗎?」牧師問老先生。 「好啊!跟你聊聊我的故事,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老先生答。 牧師把車子開到史塔登島一間公寓前,三天前他才送老太太回來的地方。他扶著老先生 爬了三層樓的階梯,在老太太的門上按了門鈴。 牧師親眼目睹了一場感人的聖誕團圓。 朋友!這是一位美國牧師敘述的真實故事。 上帝讓人團圓的方式實在大奇妙了!人海茫茫,尋尋覓覓,唯有上帝知道在哪裡。 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禱告,其餘的就是上帝的工作了。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通用汽車的客戶與該公司客服部門間的真實故事。
一天,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龐帝雅克( Pontiac )部門收到一封客戶抱怨信,上面是這樣寫的:
這是我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寫信給你們,我不怪你們沒有回信給我,因為我也知道大家都會認為我瘋了,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就是在吃完晚餐後,都會以冰淇淋來當飯後甜點。
由於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每天在飯後才投票決定要吃哪種口味,等大家決定後,我就會開車去買。
但最近我買了一部新的龐帝雅克後,問題就發生了。
你們知道嗎?每當我買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時,車子就發不動。
但如果買的是其他口味,車子發動就順得很。
儘管這個問題聽起來很豬頭,但我是非常認真的。
為什麼當我買了香草冰淇淋,這部龐帝雅克就會秀逗,而我不管什麼時候買其他口味的冰淇淋,它就是一尾活龍? 為什麼?為什麼?

儘管龐帝雅克的總經理對這封信心存懷疑,但他還是派了一位工程師去查看究竟。
當工程師去找這位仁兄時,很驚訝的發現:

 
這封信竟是出自於一位事業成功、樂觀、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工程師安排與這位仁兄的見面時間剛好是在用完晚餐後,兩人於是一個箭步躍上車,往冰淇淋店開去。
那個晚上投票結果是香草口味,當買好冰淇淋回到車上後,車子又秀逗了。
這位工程師之後又來了三個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車子沒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車子也沒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車子【秀逗】。
這位採取邏輯思考的工程師,當然是死不相信這位仁兄的車子對香草過敏。
因此,他繼續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
工程師開始記下從頭到現在所發生的種種詳細資料,如時間、車子使用油的種類、車子開出及開回的時間等等,根據資料顯示他有了一個結論::
這位仁兄買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其他口味的要少。

為什麼呢?
原因是出在這家冰淇淋店的內部設置的問題。
因為,香草冰淇淋是最暢銷的口味,店家為了讓顧客每次都能很快的拿取,所以將香草口味特別分開陳列在單獨的冰櫃,並將冰櫃放置在店的前端;至於其他口味則放置在距離收銀檯較遠的後端。
現在,工程師所要知道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部車會因為從熄火到重新啟動的時間較短就會秀逗?
原因絕對不是香草冰淇淋的關係,工程師很快地由心中浮現出答案,應該是『蒸氣鎖』。
因為當這位仁兄買其他口味時,由於時間較久,引擎有足夠的時間散熱,重新發動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買香草口味時,由於花的時間較短,引擎太熱以至於還無法讓蒸氣鎖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有時候,即使某些問題看起來真是瘋狂,但它是真的存在;
如果我們每次在看待任何問題時,能秉持著冷靜的思考,去找尋解決的方法,這些問題將變得比較簡單,而不再那麼複雜或瘋狂。
當你碰到問題時,或當別人告訴你他的問題時,
請不要直接就反應說:那是不可能的( IMPOSSIBLE),而沒有投入一些真誠的努力。
仔細觀察【不可能 IMPOSSIBLE 】這個字,你也許可以看到【我是有可能的 I'M POSSIBLE】。
這個差別的關鍵就在於: 我們看待一件事情的態度及理解力。


如果你從未感到痛苦,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是醫治者?
If you never felt pain、Then 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am a Healer?
如果你從來不需要禱告,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是拯救者?
If you never had to pray、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am a Deliverer?
如果你從未遇到試探,那麼你怎麼稱自己為勝利者?
If you never had a trial、How could you call yourself an overcomer?
如果你從未感到悲傷,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是安慰者?
If you never felt sadness、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am a Comforter?
如果你從未犯錯,那麼你怎麼知道他赦免饒恕你?
If you never made a mistake、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am a forgiver?
如果你知道一切,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會回答你的問題?
If you knew all、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will answer all your questions?
如果你從未遇到困境,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會來幫助搭救你?
If you never were in trouble、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will come to your rescue
如果你從未被破碎過,那麼你怎麼知道他能使你完全?
If you never were broken、Then 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can make you whole?
如果你從未出任何問題,那麼你怎麼知道他能解決那些問題?
If you never had a problem,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can solve them?
如果你從未受過痛苦,那麼你怎麼能體會他經歷過什麼?
If you never had any suffering、Then how would you know what I went through?
如果你從未經過火焰,那麼你怎麼會變純淨?
If you never went through the fire、Then how would you become pure?
如果他給了你一切,那麼你怎麼會感謝他?
If I gave you all things、How would you appreciate them?
如果他從未糾正管教你,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愛你?
If I never corrected you、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如果你擁有所有的能力,那麼你怎麼會學習依靠他?
If you had all power、Then how would you learn to depend on me?
如果你的生活完美,那麼你會需要他嗎?
If your life was perfect、Then what would you need me for?

「平安」是猶太社會人們相見與道別時慣用的祝福語,因此這個主題非常適合耶穌講述「臨別贈言」的場合。但是,耶穌是以將要離去的身份,把「平安」當作祝福和禮物賞賜給門徒們,因此這個「平安」含有更深的意義,表達天主賞賜的救援。這是世界所不認識的平安,只有信仰團體才能真正擁有平安,這個最真實而深沈的平安,是生活在世界之中的信仰團體帶有「希望」的記號。門徒們面臨和耶穌分離的時刻,不應該被憂悶和膽怯所控制;相反的,他們應該在平安中充滿喜樂,因為他們的主將要完成祂的救援道路,這條路將帶領他們達到生命的圓滿目標。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辭世已經二年,
                他對對信仰的堅定,
              始終是我們的榜樣。
           還在旅途中奮鬥的我們,
        遇到考驗和痛苦時,
  很容易對信仰產生疑惑……
  但是教宗以他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
 不要怕,要信賴「天主的仁慈」……
親愛的教宗,請您告訴我們:
這世界有這麼多的苦難,
「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的孩子,惡不是天主創造的,
    而是從原罪,
    從人類驕傲、自私的意志
    不斷累積而來的。
    雖然人會作惡,
    但是惡絕「不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善的,
    因為人是按天主的肖像創造的。
    (第十五章)
可敬的教宗,
為什麼天主容許惡勢力存在呢?
天主不是全能的嗎?
為什麼祂不消滅這些惡行?
    善與惡
    就像「莠子」與「麥子」
    在人性這塊土壤一起成長。
    天主沒有立即除掉莠子,
    是因為時候還沒有到。
    (第一章)
    雖然龐大的惡勢力
    帶來破壞與痛苦,
    可是在惡的激發下,
    卻往往造就更大的「善」。
    因為
    沒有一種惡,
    天主不能由其中造出更大的善;
    也沒有一個苦難,
    天主不能轉化為通往祂的道路。
    (第廿六章)
聖父教宗,
我們如此脆弱,
怎麼可能戰勝邪惡?
    我們若是憑靠自己,
    絕不可能戰勝惡勢力。
    但是依靠主耶穌,
    我們永遠是得勝的一方。
    善與惡的對抗就像天平的兩端,
    因著天主子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天主給「善」這端
    加上了無限的贖價,
    所以最後得勝者,永遠都是「善」。
    (第五章)
    孩子,基督十字架上的苦難,
    就是祂以熾熱的愛火焚燒邪惡,
    祂要從罪惡中帶出各樣的美善。
    (第廿六章)
親愛的教宗,
我們能做什麼,
好與基督一同對抗惡勢力呢?
    世間種種的惡行
    是為了喚醒我們的愛,
    基督已經給我們立下榜樣:
    孩子,勇敢的奉獻自己,
    為所有受苦的人服務吧!
    (第廿六章)
    世界未來的希望就在於「愛」。

 出賣者猶達斯在黑夜裡離開晚餐廳,為耶穌的苦難揭開序幕。在這個時刻耶穌說:「現在人子受到了光榮,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榮。天主既然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榮,天主也要在自己內使人子得到光榮,而且立時就要光榮他。」這段經文強調「現在」,似乎一切時間的區別都被取消,說明眼前即將發生的事具有「永恆」的效果。猶達斯的離去將促成耶穌的十字架死亡,然而十字架的死亡並非失敗,因為事實上耶穌的死亡是祂被「舉揚」,並且把救援恩寵決定性的給予人。因此祂死亡的時刻就是受光榮的時辰,而且是耶穌和天主彼此使對方得到光榮。
ccreadbible.org

有一人向釋佛訴苦:「我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失敗,這是為什麼?」 佛說:「因你從不佈施!」 那人答說:「可是我是一無所有的窮人!」 釋佛開示:「不對!即使你沒有財富,也可以給人七種佈施!」
一.為和顏施: 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佈施。
二.為言施: 向人說好話的佈施,存好心做好人,並勉人切實力行。
三.為心施: 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佈施。
四.為眼施: 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
五.為身施: 身體力行幫助別人。
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佈施。 七.為察施: 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佈施
如果你能身體力行此七項佈施 生命也會跟著有所改變!

晚餐後的「臨別贈言」(21-38)
在晚餐後耶穌對宗徒們講述一大段話,在形式上和若望福音中的「臨別贈言」相似(若十三31-十六33),就內容而言有四個重點:
(一)、耶穌首先指出在場和 祂一起享用逾越節晚餐的人中,有一位要將祂交出去;雖然這人的行動只是使祂先前曾經預言過的苦難得到實現(參閱:路九22;十八31-32),但祂也將因此而得到報應(21-23)。
(二)、其次,耶穌教導宗徒日後如何一起生活(24-30),職務和權位的目的是服務眾人,真正的光榮是在末世與耶穌一起享用天國筵席。
(三)、接著,耶穌預言門徒將遭遇邪惡勢力的迫害,一方面預言伯鐸(和其繼任者)必須堅強信仰團體(31-32),但另一方面則警告他不可倚恃自己的力量(33-34)。
(四)、最後,耶穌以象徵性的語言教導門徒要準備好,以便在遭受迫害的時期能夠自衛,但門徒們卻沒有瞭解耶穌的意思,因此耶穌結束了這段談話(35-38)。
ccreadbibl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