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聖類斯奧里納 (St. Louis Orione)

聖類斯奧里納 (St. Louis Orione)

早年生活

類斯生於意大利亞歷山大(Alessandria)托爾托納(Tortona)附近的龐特古里安(Pontecurione)。他是維托奧(Vittorio)與卡露蓮(Caroline)最年幼的兒子。他母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父親已背棄了信仰。類斯10歲時,開始與父親一起作鋪路工人,有時甚至要冒著大雨工作。一天,類斯回家時全身濕透,沒有拿雨傘。母親追問下,他說把雨傘給了一個被大雨淋得濕透的老人。類斯對瑪竇福音的一段經文印象非常深刻:「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一天,有個跛子走近他,向他討食物。這個慷慨的青年馬上把自己的便當送給他,空著肚子工作半天。他日後亦為最貧窮的人工作,成為他的生活特式。

方濟會

龐特古里安的本堂神父彌額爾卡塔奧神父(Fr. Michel Cattaneo)以愛德著稱。他知道類斯熱愛耶穌和窮人,故讓類斯在冬季鋪路工人不用上班時為他工作。他請類斯陪伴左右,帶他到窮人和老人居住的小房子,讓他親身接觸他們被迫陷入的不幸生活。類斯目睹彌額爾神父為低下階層人士推行的偉大工作,決定效法他成為神父。

可是,奧里納的家人無法承擔幼子的神學院學費。因此,彌額爾神父建議他加入沃蓋拉(Voghera)的方濟會,他在那裡毋須付出任何費用。神父對他說:「那裡生活很艱苦。你支持得了嗎?」貧窮沒有嚇怕類斯,他決定成為方濟會會士。他一向生活貧窮,也願意繼續貧窮下去。他將會像聖方濟‧亞西西般接近窮人,並會效法他成為基督的活肖像。

這樣,他加入沃蓋拉的修會,再不能享用家裡較舒適的睡床,而要睡在稻草床上。他祈禱、學習和作補贖,但當時的補贖為13歲的孩子而言,實在是太苛刻了。他無法適應半夜起床,跪在冰冷的石地上祈禱。1886年的聖週四,類斯在寒冷的聖堂列隊進堂時,倒了下來。他間歇發高熱,患了肺炎。在他康復期間,方濟會會士盡其所能照顧他。在醫生建議下,瓜迪安神父(Fr. Guardian)請他離開方濟會回家。類斯哭著收拾行裝,準備離開。

慈幼會學校

類斯回家後,彌額爾神父想辦法安慰他。數月後,他安排類斯到杜林華道谷鮑思高神父的學校。他非常興奮。鮑思高神父服務貧苦青年,以聖母進教之佑的名義和降福行了不少奇蹟,名聲傳遍意大利,甚至遠達海外。類斯在1887年抵達華道谷鮑思高神父的會院,聽到那裡400個青年震耳慾聾的喧嘩聲,為他有如悅耳的音樂。自此,他展開「生命中最美妙的階段」。他很快適應青年中心的生活,在短時間內成為最優秀、最樂於助人的學生。鮑思高神父完全把他迷住了。這位青年聖人當時已接近72歲,身體有許多病痛,不能常常到操場,但每當他來到操場,便立即給青年圍著,希望與他說說話,或只是看看他的微笑。一天,類斯擠到人群前方。鮑思高神父微笑看他,開玩笑地問他說,龐特古里安的月亮是否與杜林的一樣圓,逗得類斯大笑起來。

一天,類斯希望向鮑聖辦告解,但沒有找到機會,因為鮑思高神父只為較年長的青年和修士聽告解。奧里納已下定決心,終於成功在告解名單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他用心作好準備,認真省察良心。為免遺忘任何細節,他用了三本筆記簿記下他的罪,然後緊張激動地等待,終於輪到他跪到鮑思高神父旁邊。鮑思高神父滿意地看著他,對他說:「類斯,把你的罪交給我!」類斯從口袋裡掏出一本筆記簿,交給鮑思高神父。鮑思高神父把筆記簿撕成碎片,然後微笑說:「把其他的也交給我。」他把另外兩本筆記簿也撕碎了。鮑思高神父說:「你已辦妥告解了。別再想你所寫的東西,但要記得我倆永遠是朋友。」

為鮑思高神父奉獻一生

鮑思高神父是奧里納的慈父、慈母和生活模範,而奧里納也像子女般孝愛鮑思高神父。1888年1月,鮑聖病重,似乎快要離世了。青年中心有些青年沒法接受失去這位父親,寧願代替他死。1月20日,青年中心主保聖方濟沙雷氏的瞻禮日,幾個青年在紙上寫道:「至聖聖體中的耶穌、聖母進教之佑、我們的主保聖方濟沙雷氏,以下署名人願意把生命獻給天主,代替他們的慈父和長上鮑思高神父:多迪納伯多祿(Dondina Pietro)、類斯奧里納(Orione Luigi)、瑪定若望(Martinasso Giovanni)、羅思(Rossi)、若瑟(Giuseppe)、艾梅托加俾額爾(Aimerito Gabriele)、貝達尼奧斯托(Bertazzoni Augusto)、雅敬貝托神父(Fr. Giachino Berto)。上主,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接納我們的生命,但讓他繼續活下去。」還有六個青年在禱文上簽署,並為同一意向領聖體。全體署名完畢後,在貝托神父為鮑思高神父舉行感恩祭時,禱文放在聖亞納祭台(St. Anne)的九摺布下。輔祭是類斯奧里納。天主有其奧秘的計劃,沒有答允他們熱切呈上的祈求。鮑思高神父在1月31日逝世。

食指奇蹟康復

2月1日,鮑思高神父的遺體隆重下葬於聖母進教之佑堂。當時,奧里納和幾個青年負責協助虔敬的信友,把他們的物品碰觸鮑聖的遺體。這時他突發奇想,想到用麵包碰觸鮑思高神父的遺體,日後當作藥丸,呼求鮑聖的轉禱醫治各種疾病。類斯跑到食堂,找到幾條麵包。他把麵包切開時,忙亂間切傷了右手食指(他慣用左手),但他並不擔憂痛楚和流血,而是憂慮這可能妨礙他成為司鐸。他用布包著幾乎遭切斷的食指,跑到聖堂用受傷的手指碰鮑思高神父的遺體,傷口便立即痊癒了。

教區司鐸

類斯奧里納以優秀成績完成高中課程,但他在數年前,還只是個貧窮的鋪路工人呢。這時,他要面對人生抉擇,既渴望加入教區神學院,但同時熱愛鮑思高神父,希望效法他,還認為加入教區神學院的想法是魔鬼的誘惑。長上認為他是理想的候選人。類斯到瓦沙利切(Valsalice)鮑思高神父的墓地向他求教,在那裡進行退省。

他在墓前徹夜祈禱,哭過不停。翌日早上,奧里納挑戰天主說:「如果你願意我進入神學院,請給我三個徵兆。第一,我毋須提出申請,便獲取錄。」此事實現了。他回家後不久,他的本堂神父為他在神學院留了學位,把申請書遞給他,但他拒絕填寫。本堂神父帶他見主教,主教聽畢他的故事後,取錄了他,毋須他提交申請書!他向天主要求的第二個徵兆,就是毋須量身縫製司鐸長袍。他在假期時,為朋友補習,以準備參加補考。那個青年的母親為答謝他,希望送他一件司鐸長袍,但類斯不願量身。數天後,她送來一件非常合身的長袍。

兩個徵兆出現了,類斯相信天主必會賜他第三個徵兆,因此打算在1890年進入托爾托納的神學院。他要求的第三個徵兆,就是父親悔改。類斯進入神學院當天,他父親成為實行信仰的教友。他要求的三個徵兆,天主如他所願,全部賜給他了。他開始修讀神哲學,意志堅定,準備晉鐸。他作神學生時,在主教座堂的祭衣房服務,並邀請貧窮青年到鐘樓的小房間聚會,這將成為他的終生工作。

類斯奧里納在1895年4月13日晉鐸。此後,他效法鮑思高神父,恭敬耶穌聖體、聖母和教宗。如此,他重演聖若瑟高登倫哥和聖若望鮑思高所行的仁愛奇蹟。

創立修會

早在托爾托納神學院讀書時,他已開始推行青年使徒工作,並在晉鐸後,繼續致力解救各種肉體和精神的不幸,藉此傳揚基督的愛,引領人們看見耶穌存在於教會、教宗和主教身上。

後來,他擴展工作,設立學校、工場、青年中心、醫院,並為沒有人照顧的青年開辦宿舍。他的工作稱為「主顧小院舍」(Piccola Opera della Divina Providenza),乃模仿聖若瑟高登倫哥的慈善機構。為達到目標,奧里納神父創立「主顧男修會」(Sons of Divine Providence)、「仁愛傳教女修會」(The Little Missionary Sisters of Charity)、「主顧隱修會」(The Hermits of Divine Providence)、「主顧修士會」(The Brothers of Divine Providence)(遵守團體生活規章的在俗修士)及致力於祈禱的「聖事女修會」。

稱職的策劃人

墨西拿(Messina)和馬爾西卡(Marsica)分別在1908年和1915年發生地震,奧里納神父在這期間發揮他的司鐸愛德。他指揮重建工作的能力,使墨西拿的總主教印象深刻,因此委任他為其牧區的臨時副主教。他盡心盡力地工作,更贏得當時一個共產主義者依納奇奧席隆(Ignazio Silone)的敬佩,從沒有忘記他。維克多艾曼紐三世(Victor Emmanuel III)更授權奧理納使用他的私人座駕和王室火車,以協助地震的災民。

事業擴展

奧里納神父的會院在意大利、其他歐洲地區和美洲不斷倍增。1964年,奧里納約有4,000個追隨者,遍佈五大洲。

一次,他乘船橫渡大西洋探望他的神子,船上的乘客之一為帕切利樞機(Cardinal Eugenio Pacelli),即日後的教宗碧岳十二世。他當時是教廷國務卿及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聖體大會的教宗代表。有些乘客請樞機降福,但樞機卻請奧里納降福他,因為這位教宗代表視奧里納為真正的聖人。

奧里納神父為恭敬聖母,在托爾托納他母親的房子旁邊,興建「守護之母堂」(La Madonna della Guardia)。教堂頂端放置一尊鍍金聖母像,從數哩外也可看見。他說:「所有路過的人必會看見這聖像,或許會向聖母祈禱。為許多人而言,這是他們得救的途徑。」

敬仰鮑思高神父和慈幼會會士

每當經過杜林,他也探望慈幼會會士,並到聖母進教之佑堂,懷緬往昔與鮑思高神父相處的日子。1934年4月1日,復活主日,奧里納神父在羅馬出席鮑思高神父這位導師與良友的封聖典禮。三日後,他獲教宗接見。當時教廷一位顯貴指著奧里納神父,對基里諾神父(Fr. Chiavarino)說:「這位就是現代的鮑思高神父!」封聖典禮一週後,在4月8日,這位可敬的長者奧理納神父再次來到杜林,捧著聖若望‧鮑思高的聖髑在城內遊行。民眾驚歎說:「聖人與聖人在一起啊!」多年後,他在開辦首個青年中心時說:「如果鮑思高神父在這裡,即使要我走過燃燒的火炭,我也要再見他,向他道謝。」

若瑟普卡林神父(Fr. Joseph Puthenkalam)憶述,約在17年前,他在羅馬一個公車站,遇上一位神父,屬於真福奧里納的修會(俗稱奧里納會)。當這個神父知道與他談話的,就是來自印度的慈幼會會士,對方立即擁抱他,並說:「我們的會祖吩咐我們,要恭敬鮑思高神父,還要與慈幼會會士保持友愛關係啊!」

與世長辭,光榮列品

1940年3月12日,奧里納神父在聖雷莫(San Remo)逝世。他就像前人聖雲先、聖若望高登倫哥和聖若望鮑思高,因推行慈善工作而耗盡體力。他的遺體下葬於托爾托納。類斯奧里納的真福列品程序於1956年展開,在1980年10月26日榮列真福品,在2004年5月榮列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