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这不是施舍,这是分享

父亲在世时就教我行善。只要看到乞丐,父亲会把钱给我,让我轻轻放在盆子里,他若跪着或趴着,就蹲下来放,因为这不是施舍,这是分享。 刘墉
作者:林幸妃
出处:天下杂志 454期
 一手画画、一手写作的刘墉,七月升格当了爷爷。他在孙女千千出生前后,陆续捐出一百万元,因为「感谢老天的方式,就是帮助别人,」他说。
 相对于最近在电视节目上,畅谈他和纽约长岛住家旁两只大雁相遇、相恋,而写成的最新著作《啊啊》,面对「行善」这档事,刘墉却显得很低调,坚持是「分享」。
 刘墉九岁父亲过世,十三岁时家被一把火烧光,他形容那之后的人生「惨透了」,但他却将「财富」看得很透彻,在大陆巡回演讲募款盖希望小学,每出版一本书,事先捐出五十万给公益团体,遇到婚丧喜庆更代亲朋长辈捐出红白包。
 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收到的第一笔婚礼捐,就是刘墉在儿子刘轩结婚时所捐出。
 「我的人生态度是,对待人、对待自己,都是不负我心、不负我身,」刘墉说,「既然我这么幸福,为何不和大家分享这个快乐?」
 刘墉如何将快乐分享出去?以下是他的访谈摘要:
 父亲在世时就教我行善。只要看到乞丐,父亲会把钱给我,让我轻轻放在盆子里,他若跪着或趴着,就蹲下来放,因为这不是施舍,这是分享。
 中学时,我看到报纸上登,一个女孩眼睛快瞎掉,我把写稿领到的一点点钱捐出,从此后就每天翻报纸。我发现虽然是小小的一件事,世界却突然变大了,就像心爱的猫或狗不见了,你会去没去过的巷子、没去过的草丛找,会发现更大的世界。
爱孩子,也要她付出爱
 女儿第一次到亚洲,是全家去北京等贵州一个瞎眼女孩。她是我捐的希望小学中的一个孩子,我在贵州看到她,托人带到当地医院检查,医院说没救了,北京协和、济南医院也说不行,但同仁医院愿意试试,所以我们去北京等她动手术,没几天一只眼睛复原了,到现在都没问题。
 女儿当时拉小提琴,女孩说好好听啊,希望爸爸、妈妈、同学都能听到,我女儿说「没问题」。我跟女儿说说话要算话,所以隔一年全家都到贵州深山。
 那女孩出生后,因为是女娃,外公把她放在篮子里,要拿到山边活埋,途中被姑姑抢过来养大,她后来治好眼睛,变成媒体焦点,父母又跑出来要认孩子,但孩子不要。
这对我女儿,一个纽约来的孩子,心中是多大的冲击,体验到乡间的贫苦和无奈,对她的成长有多大帮助!
 我不是试图改变孩子,只是带她去现场,爱她,也要她付出爱,而不是光靠嘴上说要她行善。我太太说一句有意思的话,「你等著瞧,将来说不定哪天,我们没捐,女儿却全捐掉。」因为她的心会比父母来得更大,我是小咖,孩子有可能变成大咖。
 我的儿子高中时,曾经到台南德兰启智中心帮助孩子。我到德兰看儿子时,抱起一个十三岁的脑性麻痺女孩要上楼,发现她大概只有六岁体重,那种震撼令我体会到,把钱汇出去多大数额,都不等于真正的接触。
 一串蕉一袋米的感动
 就像我这几年看新竹德兰启智中心寄来的刊物,谁谁谁捐两串蕉、谁谁谁捐一袋米,这才是真的感人。躲在远远的地方把钱丢过去,这是一种作法,亲自参与也是种作法,一串蕉一袋米,给人的感动可能比一百万来得更多,就像圣经中「寡妇的铜钱」,耶稣说这比什么都大。
 人要感觉幸福就会感恩,感恩就会回馈。有些人感恩只会回馈自己人,但自己人已经够了就要帮助别人,很可能你带着孩子去给乞丐一块钱,却是你的孩子未来给人几千万的契机,这是种子萌芽的开始。
 关怀使得你的世界变大,不要一心想着「行善」,而是「分享」,也不要觉得自己能力少就不做。年轻人即使捐五元、十元,都是很大的,而且放的时候不要叮咚响,而是要蹲下来放,这才是平等,千万不要有施舍的想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