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别让自己心累! 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别让自己心累! 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1)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
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因为他忘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或者是忘掉从前,把每天都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好,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2)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其实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在苦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
其实 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的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3)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
不是 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整天里忙碌著,奋斗著,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
世界 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不完美其实才是一种美,只有在不断的争取,不断的承受失败与挫折时,才能发现快乐。
(4)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着太多的虚荣心。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不动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对着诸多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话又说回来,有了知足心,哪会有上进心?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里,那还有什么远 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4)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知足心。
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 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6)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
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地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生活有太多的难 题和烦恼,要活得一点不累也不现实。
不同 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状态,以前,我们的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状态却很好;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可精神 生活却匮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欢钻牛角尖,让自己背负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虑得太周全,这就造成了我们活的累。
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这些虚伪而善良 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7)幸福是自己的感觉,需要自己细细去体会。
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 它的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 就是这样的飘渺不定,却也真实的存在着,对幸福开始渐渐的有所感悟,看看身边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绪, 再看看自己,还不是如此,有开心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人生数十载,面临着许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 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
人, 永远是矛盾的主体,经常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 生灵,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生活 不可能一帆风顺,开心是过一天,烦恼还是过一天,那为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地过上一天呢。
Month: March 2015
kind
圣若望由天主者(St. John of God)
圣若望由天主者 (St. John of God)慈善兄弟会会祖
圣若望是葡萄牙人,出身工人家庭。一五二二年加入军队,参加过法西战争和匈牙利战役,因误交损友,行为放荡失检。战事结束后,军队解散,若望给人牧羊。四十岁时觉悟过去的错误,痛悔改过,重做新人,立志把余生贡献上主,为天主教服务。他最初想渡海前往非洲,救援信教的俘虏。到了直布罗陀,遇见一个葡国人,充军发配到巴巴里。这人带着妻子小孩同行,很是可怜,若望恻然心动,自愿伴他们同行,一路上伺候他们,不要分文报酬。途中,这个充军的罪犯患病,若望外出做短工,每日所得工资,悉数供罪犯和他亲属的生活费用。
若望后来听从神师的忠告,打消了赴非洲的计画,回到直布罗陀。为了宣扬天主教,他改行做销售圣像和圣书的小贩,这事业很顺利,所以到了四十三岁那年,他在加诺大设了一个书店。这年,圣巴斯弟盎瞻礼,著名讲道人员若望亚维拉到加诺大讲道。若望听了他的讲道非常感动,情不自禁,当场在教堂内捶胸痛哭,求主恕罪。接着,他飞奔到街上披头散发痛哭己罪。人们把他当作疯子看待。若望亚维拉闻讯,亲自去慰问他,劝他献身从事荣主救灵的工作。
若望闻言,心内大感舒畅。他先开了一间木柴店,全部利润用来救济穷人。过了一个时期,他租用了一座房屋,收容贫苦病人。这项救济病人的事业,渐渐发展,成为今日举世闻名的慈善兄弟会(侍疾修会)。若望白天在院内照顾病人,晚上出外募捐,但是不久以后,人们纷纷自动捐献物品和现款给医院,若望就不必再出外募捐了。
多依主教召若望到主教府,询问这医院的详情。他对若望的圣德很钦佩,给若望取了「天赐」的称号。并命他起草规章,正式创立一个修会。但修会会章到他逝世后六年,才正式拟定。该修会会士到他逝世后二十年,才获准发愿。
为了测验圣人的慷慨精神,泰利法侯爵乔装成穷人,向若望求助。若望将囊中全部银钱取出,共二十五枚银币,交给侯爵,自己一文钱都不剩。侯爵很感动,当场捐助一百五十枚金币,并捐出大批粮食给若望的医院。
有一天,医院失火,全院病人,面临葬身火窟的危险。若望奋不顾身,冲入火场,将病人一个一个亲自背出来。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见者无不惊奇佩服。
除了自己医院的病人外,若望还将救济工作推展到别的贫苦人士。他组织了调查团,调查全省贫乏无依的人,依照各人情况,有时给予物质援助,有时设法介绍职业。他对贫苦女子,特别关怀,用各种方法援助她们解决生活问题,以免她们为生活所迫,失足犯罪。
除物质援助外,若望也致力照顾灵魂的神益。他常手里拿着苦像,去探访心硬如铁的大罪人,声泪俱下的劝他们回头改过。
若望不仅注重实际传教活动,对祈祷和苦行也非常注意。他的谦逊,更是出类拔萃,最为人津津乐道。
圣若望晚年,工作勤奋,不因年老力衰而稍减。有一年发生水灾,他奋不顾身,抢救各种救济物资,并从水中救人脱险,结果体力不支,身患重病,但是他仍然带病工作,秘不告人。有次他因收容游民,被人指控。主教召他去当面询问一切。若望见了主教双膝跪下,说道:「耶稣到世上来,寻觅罪人。我们应模仿耶稣,劝罪人回头改过。我知道在管理的病院中,除了我一个坏人以外,别人都是好人。」他说话的态度诚恳,主教听了很感动,对他更加慰勉有加,嘱咐他继续做收容游民的事业。
若望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到后来无法隐瞒了。人们去探访他,只见他和衣睡着,身上连棉被都没有,只盖著一件外衣,一双竹篮放在手下作枕头用。主教闻讯,命令他离开医院,另外委派他人管理。若望无奈,挥泪离开他亲手创立的医院。临行前,他到医院的小堂拜圣体,依依不舍。旁人将他强拉上马车,送他到别处静养。若望抱怨道:「吾主临终前,饮酸醋苦胆。我临终前,却吃精美的食物。」市政当局请他为本城居民祝福,他祝福后,请居民关心他的弟兄──城内的穷人。一五五O年三月八日,圣若望离世升天。死时他正跪在祭台前,享年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