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几个学生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心理学家微微一笑,一句话也不说,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
接着,心理学家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这盏灯暗淡昏黄,光线不足,在里面适应一阵子,才能看清房间里的东西。等同学们看清楚房间的布置后,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下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水池里不仅游动着几条张著血盆大口的大鳄鱼,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毒蛇,其中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咝咝」地吐舌进行挑衅呢。
「我们刚才是怎么过来的?」同学们更加惊异了。原来,在这座水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独木桥上走过来的。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禁又是一阵后怕。
停了一会儿,心理学家问:「谁愿意再一次走过这座桥?」
大家的心一下子都又缩紧了,有的人脸色都吓白了,竟然没有一个人作声。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3个学生畏畏缩缩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走上去,就像体操运动员踩平衡木一样,异常小心谨慎,大气都不敢出,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第二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著,勉强爬过了小桥。第三个学生刚跨上小桥腿就软了,他干脆趴到桥上,匍匐著慢慢地爬过了小桥。
「啪」,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间里的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原来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地板,只是因为刚才光线暗淡,他们没有分辨出来。
「原来老师是在考验我们。」同学们不禁轻松地笑了。
心理学家又问:「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桥?」同学们相视一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通过了小桥。
「你们不是问什么叫心态吗,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了,」心理学家笑着说:「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鳄鱼、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面对同样的困难,心态好时,心静如水,如走平地;心态不好时,心乱如麻,如履薄冰——心态对行为有多么大的影响啊。」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面带微笑,笑对人生;有的人则双眉紧锁,怨天尤人。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Month: September 2014
红绿的变换
从孩提时,命运之神就好像特别跟迈克过不去。
四岁那年,迈克父母在一次车祸中死去,他被寄养在一个远房舅舅家。
舅舅对他很刻薄,吆喝打骂是家常便饭。
迈克懂事很早,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出类拔萃,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的热门专业。
但毕业那年,全国的经济形势都不好,辛苦找了一年工作,却丝毫没有着落。
对迈克最好的是那位60多岁的房东老太太,满头白发下仍然能看出那份安祥与高贵。
每次迈克回来,她都会开门高兴地招呼他,尽管迈克自己有钥匙可以开门。
看到迈克沮丧的样子,老太太总安慰到:「迈克,事情没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迈克每次心里都很感动,但他觉得老太太根本就不会知道他的难处。
他想,如果他能像她那样,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也一定会这样快乐。
有一天,迈克看着老太太出神的样子,不由地纳闷:在她的思想里,到底装着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那马路上每天都如此单调,对迈克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
他终于禁不住地问她:「您每天都在看什么呢?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老太太笑瞇瞇的望着迈克,「孩子,那马路上的红绿灯,写下的是无数行人生命的征程,怎么会没有意思呢?」
「那有什么好看的呢?不就是红绿灯吗?」迈克还是不解。
「孩子,你还不明白。这人生呀,就像那红绿灯,一会儿红,一会儿绿。
红的时候呀,就没法动了,动了就会出交通事故;绿的时候呢,就一路通畅无阻。」
老太太顿了顿,「有时你远远看着那灯是绿的,等车子加速到了跟前,却可能突然就红了。
有时远看是红的,到了跟前就变绿了。有的车到每个路口都可能是绿灯变红灯,有的车到每个路口都是红灯变绿灯。
可是呀,他们最终都同样离开了这里,朝着遥远的地方去了。
有了这红绿的变换,人生的步伐不才有快慢调整,人生的景色不才有五彩斑斓吗?
为什么要为一次红灯而焦虑不安,或为一次绿灯而兴奋不已呢?」
迈克总算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在人生的路口撞著红灯,绿灯总会闪起,远方依然在召唤。
带着对老太太的感激,迈克开始了新的努力。
四十岁那年,迈克成了美国最著名的电脑经销商,拥有亿万家产。
在哈佛大学演讲那天,在如雷的掌声中,他没有忘记当年那位房东老太太的教诲,他平静地说道,自己只不过是遇上了人生的绿灯而已。
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生还有红灯;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前边可能就是绿灯。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
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
它将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著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烦恼。
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这一点。
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
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
它的果实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
老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用火烧了它。
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所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
宽恕
有一对生活在毗邻的兄弟,因纠纷而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弟弟在两个庄园之间开了一条渠,以示永不往来。一天,哥哥请来一个木匠,他想在两个庄园之间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以示永不相见,以此来回敬弟弟。但是,当哥哥外出干活回来时,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眼前并不是什么围栏,而是一座美丽的小桥,小桥穿过小渠连通了两座庄园。这时,弟弟也回来了,见状便从桥那边走过来,抱住哥哥说:「您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您的事之后,您还建了一座美丽的桥。」当两兄弟重归于好时,木匠便收拾工具要走了。「等一下,我这里还有许多活需要你来做。」哥哥对木匠说。木匠回答说:「我倒是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着我去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学会宽容,许多的恩怨情仇可以化为过往烟云;学会宽容,可以愈合家庭裂痕;学会宽容,可以增加彼此间加深感情的机会;学会宽容,可以对所有的误解和猜疑置之度外不闻不问。
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甚而结成冤仇。 要想切断痛苦的源头,惟一的办法就是学会宽容。宽容于人,宽容于事,无非是不去逞强斗狠罢了,得到的却是安然、宁静、和谐与友好,其善莫大焉。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所以说,宽容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
【圣经金句默想】:
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
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玛18:35)
——王若望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