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uset“我爱你” 三个字,
讲出来只要 三秒钟,
解释要 三小时,
证明却要 一辈子
你做了一件错事—–
就很难 再让人记起 你曾经的好。
你花时间解释,还不如花时间证明它。
被真相伤害,总比 被谎言安慰要好。
少问别人 为什么 ? 多问自己 凭什么 ?
人和人太熟,就知道—刀子往哪里捅 最痛。
人生四然: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
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当你把别人看成 天使,你就生活在 天堂里;
当你把别人看成 魔鬼,你就生活在 地狱里。
我不问,你不说,这就是距离;
我问了,你不说,这就是隔阂;
我问了,你说了,这就是信任;
你不说,我不问,这就是默契;
我不问,你说了,这就是依赖!
人生首先要是—望远镜,看远,
再就是—显微镜,看细,
接下来是—放大镜,看透,
其次是—太阳镜,看淡,
最后是—哈哈镜 !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八十岁那年,他在《八十自述》中这样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这个妹妹名叫陈锦端。
他十七八岁时对她心生热爱,相爱却未能在一起,直到八十岁犹难能忘怀。
linyutan正应了白居易的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有一次,陈锦端的嫂子去香港探望暮年久病缠身的他,当听说陈锦端还住在厦门时,他双手硬撑著轮椅的扶手要站起来,高兴地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 他的妻子廖翠凤虽然素知他对陈锦端一怀深情,但也忍不住说:「语堂!不要发疯,你不能走路,怎么还想去厦门?」想想也是,他颓然坐在轮椅上,喟然长叹。
陈锦端若是知晓这些事,心有何想? 将爱情付给了你,婚姻留给了她 遇见陈锦端前,林语堂喜欢一个叫赖柏英的女孩。 赖柏英和林语堂在同一个村子出生成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去河里捉鲦鱼捉螯虾。他记得很清楚,赖柏英有个了不得的本事,她能蹲在小溪里等著蝴蝶落在她头发上,然后轻轻地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
她还喜欢在落雨后的清晨,早早起床,去看稻田里的水有多深。 她笑起来的时候,多像清澈的湖水,阳光洒下来,明媚一如花都开好了的春天。 是否每个男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个女孩,一起成长,谈天说笑,天真无邪的年纪许下许多美好诺言,他说娶她为妻,她说非他不嫁。 林语堂爱赖柏英,赖柏英也爱林语堂。只是后来,一个远走他乡求学,他急于追求新知识、见识新天地;一个留在故乡,她的祖父双目失明,她要照顾祖父,最后嫁了本地的一个商人。
人人都说,初恋是男人一生都无法解开的魔咒。后来,林语堂常常还会想起,在故乡,有个女孩,她行在清晨的稻田里,风吹树,树上积雨落,湿了她的发梢、她的蓝色棉布长衫,她忽然就笑起来。 时光多疯狂,它使孩童那么快就成长为少年,又推著少年离开故乡,去远方。
1912年,林语堂去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这个少年很优秀,在大学二年级时曾接连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此两所学校同是当时美国圣公会上海施主教建立的教会教育中心)传为美谈。
然而,于林语堂来说,最好的事是在这儿认识了陈锦端,两人陷入热恋。 陈锦端是林语堂同学的妹妹,用他的话说,「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才子钟情佳人,佳人爱慕才子。
一切就像小说一样,相爱的男女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女方家长站出来,棒打鸳鸯。 陈锦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归侨名医陈天恩,而林语堂不过是教会牧师的儿子,虽年少多才那又如何,门不当户不对,陈父看不上他。 这事情其实寻常,哪家父母不想为自己的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呢? 他爱她,她也爱他,但他们中间横亘著一条河。
这河不比银河,王母娘娘拔簪划河,而牛郎织女终是夫妻,年年七夕尚能鹊桥相会。而他和她,隔河相望,无桥可渡,绝无成亲机会。 陈父不给这对恋人渡河之桥,但他愿意为林语堂搭另一座桥。
陈父对林语堂说,隔壁廖家的二小姐贤惠又漂亮,如果愿意,他可做媒。 这廖家二小姐就是廖翠凤。她的父亲也很不简单,是银行家,在当时的上海颇有名望。 林家父母倒很满意陈父的提议,要林语堂去廖家提亲。 父母之命不可违,林语堂去了廖家。 廖翠凤对林语堂的才气早有耳闻,又见他相貌俊朗,十分欢喜,她愿嫁他为妻。 想想多酸楚,他心中挚爱着陈家姑娘,却要和陈家隔壁的廖家姑娘有媒妁之约。可是,他能做什么呢?
许多年后,谈及此事,他不无感慨:「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 最终他下定决心娶廖翠凤,或许是因为,廖母和女儿说:「语堂是牧师的儿子,家里没有钱。」是的,廖母也不看好这门亲事,但是,廖翠凤很干脆很坚定地回答:「穷有什么关系?」 于是,林语堂和廖翠凤定下婚事。
陈锦端得知这消息,拒绝了父亲为她觅寻的富家子弟,孑然一身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如果,如果他和她都奋力争取,铁了心在一起,结局又会怎样?他和她都没有去做,他们爱得太冷静,他们都是爱情的逃兵。 没有谁知道,每当回首这段爱情往事,陈锦端是怎样的心情。历史只简短记载,陈锦端留学归国后,多年不婚,一直单身独居。直到32岁那年,她才与厦门大学教授方锡畴结婚,长居厦门,终生未育,只是抱养了一对儿女。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娶廖翠凤为妻。 结婚的时候,林语堂做了一件奇事,他把结婚证书一把火烧掉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着。」 多智慧的一句话。
或可看做他对廖翠凤许下盟誓,对她好,一辈子不离弃。 即使如此,可是,试问天下有几个女子能容忍丈夫烧掉婚书?廖翠凤能。 这个女子多智慧!她知道,嫁给一个人,就要接纳他的生活方式。他有再多怪癖,她都理解并接受。这样的女人多清醒。
廖翠凤生于富贵之家,但她能快乐地和丈夫一起过平常日子。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生活艰难,不过巧妇不会难为少米之炊,简单的饭菜她亦能做得花样百出。实在揭不开锅时,她默默当掉首饰维持生活。
这样的女人,要林语堂如何不爱? 她知道林语堂心中一直不曾放下陈锦端,但并不计较,居住在上海时,她常常邀请尚未婚配的陈锦端到家中做客。每次得知陈锦端来,林语堂都会很紧张,坐立不安。孩子看见了,颇为不解,便问妈妈。她坦然微笑,对孩子说:「爸爸曾喜欢过你锦端阿姨。」
笔耕之余,林语堂喜欢作画自娱,他画中的女子从来都是一个模样:留长发,再用一个宽长的夹子将长发起。孩子发现了这个秘密,问父亲:「为何她们都是同样的发型呢?」林语堂也不掩饰,抚摸著画纸上的人像,说:「锦端的头发是这样梳的。」 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只不过是在怀念。天长日久,烟火岁月,他早已爱上他的妻子。他只不过是在怀念少年时爱过的姑娘。
他明白他的妻子不会打翻醋坛子和他吵闹。 世间哪有不争吵的夫妻?为别的事,倘若真的争吵了,他总会先闭口不言,这是他的妙招:「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的确,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合,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
她忌讳别人说她胖,但她喜欢人家赞美她挺直的鼻子,所以她生气时,他总是去捏她的鼻子,说一些欢喜的话,她也就笑起来了。 这样一对夫妻,多好! 谁说先结婚后恋爱不可以呢? 「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他说,「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由结婚才开始,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发展的。」他还说:「婚姻就像穿鞋,穿得久了,自然就合脚了。」
人人都知道他一直爱着陈锦端,但是,他的智慧在于,不和生活较劲,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旧情人再好,往事再美妙,不过都是过往,最要紧的是怜取眼前人。和在一起的这个人,好好生活,岁月静好。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他说,「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那就好了。」
结婚五十周年,是为金婚。那一年,林语堂送给妻子廖翠凤一个勋章,上面刻了美国诗人詹姆斯•惠特孔•莱里的《老情人》一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他对她心怀感恩,他们的婚姻他引以为荣,他曾得意地说:「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守着他,度晚年,直到她也闭上眼睛停止呼吸。
《读者杂志》2013年7月号

pray为你所爱的人祈祷。
没有比祈祷更有力的爱。
不是我们祈祷去感动耶稣,乃是耶稣感动我们去祈祷。
祈祷就是对神打开大门,让神能力介入你问题的处境。
你发出的邀请可能被拒绝,你传讲的福音可能被拒绝,你表达的爱意也可能被拒绝,
你为他(她)的祈祷不可能被拒绝,也无法拒绝。
祈祷像把钥匙,开门如同对神的告白...
爱有时很简单,不需战略,只需单纯的信念....

在三国里面,周瑜算是能够观照全局的聪明人物了。 可是不晓得为什么,这种聪明一碰到诸葛亮就统统失效了。
诸葛亮到底比周瑜多出来了什么?
chouyu诸葛亮比周瑜多出来的,是人生一种更高层次的聪明。真正要形容,应该叫做智慧。 智慧不是机智,不是知识,更不是对外在环境全面性的观点。智慧所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他让人往内在去看到自己内在的心灵,看到别人内在的心灵。这几乎是诸葛亮和周瑜最大的差别了。诸葛亮看得到别人,也看得到自己,但周瑜却只看得到别人,看不到自己。
这是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看到周瑜面对诸葛亮时老是在抓狂,老是被诸葛亮操纵,这是他不自知的部份。
聪明的周瑜 遇到了诸葛亮为什么竟显得如此愚蠢?这是因为他少了一种内在的观照,无法在面对事情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内在。
周瑜向来是个表演者,他一切的努力,都是要从别人身上获得掌声。对于必须靠这么多掌声与赞美才能满足的人。
周瑜自己没有看出这点,当然很容易就落入了诸葛亮的操控之中。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的人生算是十分美满的,不仅长得帅,懂音乐又会打仗,还娶到绝世美女小乔。以他的条件应该过著幸福快乐的人生才对,可是为什么他会被诸葛亮整得那么痛苦,老是大叹:『既生瑜,何生亮』?
也许周瑜的人生是一种完美的比赛。很多人的人生都是这样,然而这很可能也就是痛苦的开始。人往往习惯先去注意优点,而忽略了缺点。假如你懂得从整体去观照人生,也许就不会只注意优点而疏忽了缺点。
若从周瑜真要跟诸葛亮比较,诸葛亮老婆那么丑,家里又穷,也不懂音乐,薪水又领那么少,还和刘备签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约,这样的人生实在没什么好羡慕的。
偏偏周瑜要钻牛角尖,固执地要往自己不如别人的缺点里面钻,让它来妨碍自己的幸福、一辈子痛苦。
人的优点是否就代表了他生命的成就或者幸福,这其实是很难说的。优点就像水一样,是可以载舟,也能覆舟的。
美国有个学术研究,把学生分两班,一班是很漂亮的女生,另外一班是很丑的女生,十几年后统计这些人的成就,漂亮的女生毕业后多半当秘书或情妇,只有少数几个有傲人的成就,反观丑的女生多半当了主管,事业非常成功,婚姻幸福美满的也占了多数。
为什么优点,反而造成了人生限制呢?可见集很多优点不见得都是好事,端视你怎么对待那个优点才是关键所在。
反过来看,缺点也未必都是不好的,端看怎么去面对自己的缺点。所以人生的优缺点与人生的幸福状态不是成正比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处理那些优缺点。 在三国里面就充满这样的智慧,大家如果多听《欢乐三国志》,多想想,也许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人的一生有甚么好比的: 十岁看智力,二十看学历。三十看能力,四十看经历。 五十看财力,六十看体力。七十看病历,八十看黄历。

mouse
这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
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谋生。
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聘,他认为那里有他需要的艺术氛围。
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录用。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可是报酬极低,他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间废弃的车库。没有比这更艰苦的了!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他总这么想。
尤其烦人的是,每次熄灯睡觉时,总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奔跑声。也许是太累了,他一沾着地板就能呼呼大睡。就这样一只老鼠和一位贫困的画家和平共处,倒也使这间废弃的车库充满了生机。
有一天,当疲倦的画家从画板上抬起头时,他看见昏黄的灯光下有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只小老鼠。如果是在几年前,他会设计出种种计谋去捕杀那只老鼠,但是现在他不,一只死老鼠难道比活老鼠更有趣吗?
磨难已经使他具备了大艺术家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微笑着注视著那只可爱的小精灵,可是它却飞快地溜了,像个羞怯的小姑娘。窗外风声呼啸,可他听在耳里如天籁一般,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好歹有一只老鼠与他为邻,它还会来的。
带着这种信念,他埋头工作。那只小老鼠果然一次次出现。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它,甚至连吓唬都没有过。它在地板上做着各种动作,表演精彩的杂技。而他作为唯一的观众,则奖给它一点点面包屑。
老鼠先是离他较远,见他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一点点靠近。最后,老鼠竟然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起舞来。而他呢,绝不会赶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与它亲近的情意。一段日子后,他们互相信任,彼此间建立了友谊。
不久,年轻的画家被人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机会,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门向他开了一道缝。
但不幸的是,他再次失败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黑暗里苦苦思索,他怀疑自己的天赋,怀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著自己的出路。
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某天夜里,他突然想起了堪萨斯车库里那只爬到他画板上跳舞的老鼠,灵感就在那个黑夜里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爬起来,打开灯,支起画架,三笔两笔就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不经意地诞生了。
灵感只青睐那些肯思考的头脑,这位年轻的画家就是后来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才华横溢的沃尔特﹒迪斯尼先生,他创造了风靡全球的米老鼠。
谁能想到,曾经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生活过的一只小老鼠,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形象的原型。
米老鼠足迹所至,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也让沃尔特﹒迪斯尼名譟全球。
堪萨斯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沃尔特﹒迪斯尼后来评论它说:「至少要值一百万美金。」其实那里什么都没,只有一只老鼠。那是上帝给他的。
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 诚实生活、慷慨施爱、深切关心、和善说话。

bird2忙完《让子弹飞》后,姜文几乎整整一年时间没有露面, 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儿子。原来,姜文是带着孩子“移民”了 ,为期一年。是欧美还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 — 都不是,是新疆。
天要下雨爹要教子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 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 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 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 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 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韵,因为她虽然彪悍, 但护儿子也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 — 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
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 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 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 — 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著, 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阳光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 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 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 三两 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虽然号称 “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打哆嗦, 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 “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  一千米,两兄弟只跑了不到 两百米 , 剩下的 八百米 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 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著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 两个儿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 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著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 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 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 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 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 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 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 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 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 三千米 , 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 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
周韵前来探望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可是, 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 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
自从姜文去了新疆后,朋友打他的手机,传来的永远是“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语音提示。得知他在新疆闭门教子, 有好奇的朋友想来凑热闹。姜文统统婉拒,说目前还不到时候,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会安排一次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姜文这么说真不是客气话,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后,两个孩子从“豆芽菜”变成了“红豆杉”,姜文打电话邀请了十几位亲友, 亲友团在阿克苏租了六辆越野车,在两个专业向导的指引下, 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之旅。
亲友们大赞不虚此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 当一群成年人都因为高原反应气喘吁吁、头疼如裂、食不下咽、连续失眠时,姜文的两个儿子却精力充沛,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 过滤后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来眉头都不皱地一饮而尽…… 这哪里像是家境优越的明星孩子,完全就是两个扔在哪里都能放心, 交给谁照顾都不用担心的“野孩子”。
起先还对姜文带着孩子奔赴新疆颇有微词的亲友们全都没话说了 — 加起来才10岁的两个小孩,比这帮大人还坚强,事实胜于雄辩, 这怪招的确管用。
但姜文说这才是第一步, 他的计划是每年抽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去那些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折腾。他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 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 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
姜文说他不久前看了《乔布斯传》, 乔布斯表示之所以愿意出这本书,是为了让他的孩子知道这些年来他在做什么。虽然说法很温情, 但姜文说自己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要在没有机会后通过一本生硬的书去告诉孩子自己在做什么? 他要趁著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想法,用行动告诉孩子— 爸爸就在身边陪你们撒野。